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专版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明”是历史阐释的一个概念、一种范式。一般认为,今天在西方被普遍认知的“文明”一词来自法语。法文版《百科全书》指出:“文明是一种被全新的自然及人文的哲学激发的结果。”经过学界不断地充实、反思,“文明”逐渐具有比较复杂的含义,成为一种“文化社会共同体”,包含语言、历史、宗教、习俗、体制和自我认同等丰富的标准。

但是,“文明”一词几乎从出现伊始就同时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具有价值判断的含义。“文明”一词具有的“文雅”“礼貌”的初始含义仅仅适用于“自我”,除此之外,“他者”都是野蛮的、蒙昧的。可见,“文明”这个词汇天然具有等级性。美国全球史学者布鲁斯·马兹利什明确指出,文明是“一种殖民意识形态,也就是,用文明概念来证明其优越性和统治其他民族的合法性”。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文明”意为人文彰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文明”的人文彰明之意一直被沿用,并未如西方一样,衍生出文明等级、“西方中心”和“白人至上”等含义。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希冀“借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严复首先提出“求他人之所文明,以去吾之粗鄙”的主张,“文明”概念传入中国。之后,容闳等都表达了建设“新文明”、更新中华文明的心愿。这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新文明”观呈现出遵从“西方中心”的逻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新文明”观点,提出“新文化”主张。陈独秀提出“中国特有之文明”,李大钊畅想“青春之文明……未来之中华”。如何创造这样一个新文化?孙中山、梁启超等给出的答案是融合中西文明。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明确了“五个突出特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五个基石。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首要特性,统一性是连续性的前提,创新性和包容性从内部和外部保证了中华文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平性则铸就了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独特气质。其中,包容性和和平性突破了近代西方“文明”观念的狭隘性和等级性,为构建新型“文明”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摘编自刘健《“文明”概念的内涵流变及其当代阐释》)

材料二:

与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的品格和气度形成了自身的文明特质。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明之间,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将导致冲突和战争。

中华文明的开放体系,是在与其他文明的长期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早在商周时期,中华文明与周边地区就进行了交流。在汉代,汉文化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并与自身文化相融合。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建立密切的商贸文化联系。西域的物产、艺术和制造工艺传入中原大地。在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记录了少数民族的乐舞在汉朝宫廷演奏的场景。中原的文化礼俗,则被来访的西域人带回家乡。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东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格局。

唐朝在多元文化的交融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峰。对于外来文化,唐朝以泱泱大国的气度,展现了包容的胸襟和气度。在国家政策方面,对周边地区采取了和亲、会盟、朝聘、封授、互市等怀柔策略。在文化方面,唐朝与边疆地区、海外各国密切往来,成为当时耀眼的文化明珠。玄奘赴西域取经,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遣唐使来访,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大唐兼容并包、厚重大气的审美风尚。

宋代以来,中华文明的重心向东南转移。海上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中华文明接受阿拉伯地区数学和天文学的影响,科学思维得到了发展。元代时,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来到北京,编撰《万年历》,建立观象台,制作天文仪器。受此启发,郭守敬进一步创制了简仪。在西方的科学传入中国之后,明朝的徐光启提出了“融西入中”的观念。他翻译的《几何原本》《泰西水法》,为引入现代科学开启了先河。文化汇通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在面对异质文化时的开放性。

近代以来,从西学东渐到新文化运动,从马克思主义到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中华文明实现了现代化的初步转型。在此过程中,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民主、法治等观念进行了积极的引入和借鉴。这些观念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变革,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日益密切,呈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