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pdf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文档

1.教材内容分析

《古诗三首》选编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宋代诗人苏轼的《赠刘

景文》和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这三首古诗都是描绘秋天景色

的,但是又各有千秋。

1.1《山行》

《山行》描绘的是深秋时节的山景。诗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

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看到几户人家。停车是因为喜爱傍晚枫林的美

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此诗通过描写寒山、石径、白云、人

家、枫林、霜叶等景物,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深秋

山林景色的喜爱之情。诗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

句,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将秋天的枫叶之美推向极致。

1.2《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诗的前两句“荷尽

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荷花凋谢连

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后两句“一

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虽然青春流

逝、人生坎坷,但也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整首诗借景抒情,既有

对秋景的描写,又有对友人的激励,充满了哲理。

1.3《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写的是客居他乡的诗人在秋风瑟瑟的夜晚,看到远处篱笆

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诗中“萧

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通过梧叶、秋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

凉的氛围,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情感。“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

明”这两句,从对眼前之景的描写,转为对想象中儿童捉蟋蟀场景的描写,

更增添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认识并会写诗中的生字,如“径”“斜”“赠”“残”等,理解诗句

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远上”“石径斜”“擎雨盖”“促织”等。

-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

2.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能力。

-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古诗的内容,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

美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以及在诗中所蕴含的思乡、

劝勉等情感。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教学重难点

3.1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例如在《山行》中,要让学生理

解诗人为什么会对深秋的枫林景色如此喜爱,通过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

分析,感受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在《赠刘景文》里,重点理解后两句诗中

蕴含的哲理,体会苏轼对友人的劝勉之意;在《夜书所见》中,着重体会诗

人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是其

重要的特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并且在朗读中加深对诗

句的理解。例如《山行》的节奏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

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按照这样的节奏朗读,有助

于学生理解诗句的停顿和重音,更好地表现出诗的意境。

3.2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的意境。古诗往往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出深远的意境,对于

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山行》中的“白云生处

有人家”,“生”字的妙处以及那种深山之中白云缭绕、人家若隐若现的意

境;《赠刘景文》中,如何从秋末冬初的衰败景象中体会到诗人积极向上的

情感;《夜书所见》里,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眼前所见的儿童捉蟋蟀的景象

相融合的那种复杂情感。

-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如《赠刘景文》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

橙黄橘绿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种借景抒情、蕴含哲理的诗

句需要一定的引导。

4.教学方法

4.1朗读法

古诗的学习离不开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

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等。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

句,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例如在初读《山行》时,让学生自由朗读,圈

出生字词,然后指名读,纠正读音;在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lub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