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2).docx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2).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学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4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经历全等图形概念的发生过程,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

2.会用全等图形的定义判定两个图形全等。

3.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4.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表示。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

1.全等三角形对应关系的准确表示。

2.几何推理过程的解题方法及过程表述的规范。

教学过程

生活感知

环节一:观察下面各组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思考1:如何判断两个图形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于全等图形的直观感知,培养数学中的几何直观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充分感受所学内容的必要性,为新课的学习做最好的准备。

概念形成

引出概念: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活动: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全等图形的例子吗?

全等图形的特征: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平移叠合的方式发现图形重合,自然引出全等图形的概念,及时的通过举例巩固全等的概念,帮助学生深化理解,体会知识的内涵与本质。

概念辨析

辨一辨:请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全等图形?为什么?

(1)边长都是10cm的两个正方形;

(2)如图所示的两件衣服.

【设计意图】该设计有两个目的:其一:让学生通过画图切身感受全等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特征。其二: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观察,发现除全等以外,两个图形还有可能是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为之后相似的学习作铺垫。

概念再探

环节一:

动手操作:如何判断两个画在透明纸上的三角形是否全等?

总结归纳: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在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环节二: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环节三:

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全等三角形利用“≌”表示。

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写法和读法。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环节四: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用数学的三种语言表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全等图形的概念联系起来,让知识之间具有连贯性,而不是割裂的分块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中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在全等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学习中重新体会几何学习的脉络,这也体现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

操作应用

例1:结合全等三角形填写对应边、对应角

∵△________≌△________

∴AC=______,BC=______,AB=______

∠A=______,∠B=______,∠C=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图形的变换操作,产生不同类型的全等三角形,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平移、翻折(轴对称)、旋转并不会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同时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关系,为之后的几何研究作铺垫。

知识精练

例2.根据下列全等式写出对应边及对应角

△ABC≌△EFG

△AOB≌△DOF

例3:如图,AD平分∠BAC,AB=AC,△ABD与△ACD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若BD=3,∠C=15°,求CD的长与∠B度数。

例4:如图,△EFG≌△NMH,EF=2.1cm,EH=1.1cm,NH=3.3cm.

(1)求线段NM及HG的长度;

(2)写出一个图形中对应线段的数量或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例题的选择讲究有效性,应用性,开放性,通过几个例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全等中的“对应”关系,以及全等的性质与判定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研究图形的边角转化。

总结展望

【设计意图】总结讲究知识体系的回顾与建立,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作导图式呈现,让学生再次体验知识的发展与深化的过程,内化学习经验,建立单元整体的知识构建体系。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