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 .pdf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园地(一)

第2课时

【词句段运用(二)】

【日积月累】

一、引学

1.激趣引入:

2.学习目标:

(1)能结合不同语境,比较同一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

(2)能从读迁移到写,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运用。

(3)背诵《蝉》。

3.自学提示:

(1)自读含有“开辟”“姿态”的句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将“温和”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

(3)自读古诗《蝉》,读准字音。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与同桌交流读懂了什么,并提出有疑问的

地方。

【反馈解疑(一)】

1.理解两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2.分析“温和”语境,并造句。

【反馈解疑(二)】

1.读诗;

2.作者简介: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

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

3.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

些相似。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藉:凭借。

4.诗意: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持续不断的蝉鸣从挺拔疏朗

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响亮的蝉鸣之所以传得远,正是因为它在高处,并非是凭借

秋风的力量。

二、引探

(1)说一说上面三组句子的规律和特点:

【反馈解疑】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也不一样。

师提示: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语境”,把握好了语境,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讨论:诗歌借助对蝉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反馈解疑】

诗歌借助对蝉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远的品行和志趣的赞赏。

三、引练

(1)许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是不同的,试着试着用“简单”“精神”“便

宜”等词语的不同意思说话。

简单:

精神:

便宜:

(2)练习背诵: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形象

流响出疏桐。习性

居高声自远,声音

非是藉秋风。高洁的志向

四、引展

(1)写一写。

自己选一个词语,试着在不同语境中运用。

供参考词语:

生气、算账、骄傲、新鲜、日子

(2)读一读。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种写作方法,明白了相同词语在不同

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还学习了一首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

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也不相同

词句段运用(二)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文档评论(0)

133****8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