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设备组装与维护 课程标准(1).doc

信息技术设备组装与维护 课程标准(1).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设备组装与维护》

课程标准

第PAGE16页共=NUMPAGES17-1\*Arabic16页

目录

TOC\o1-2\h\z\u一、课程基本信息 2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2

(一)制定依据 2

(二)课程性质 2

(三)课程任务 2

三、课程思政教学要求 3

四、课程目标与要求 5

(一)总体目标与要求 5

(二)具体目标与要求 5

五、课程结构与内容 6

(一)课程结构 6

(二)课程内容 7

六、教学评价 9

(一)评价原则 9

(二)评价重点 9

(三)评价方式 10

(四)评价内容 10

七、教学实施与保障 11

(一)教学实施 11

(二)实施保障 12

八、其他说明 15

(一)编制依据 15

(二)执行与调整 16

《信息技术设备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设备组装与维护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学分:6

课程学时:108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与第四学期

编写日期:2022年4月1日

审定日期:2022年5月7日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信息技术设备组装与维护》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调试与维修的技能,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设备组装与维护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助于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与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三)课程任务

本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主要任务是通过任务驱动化、项目化为特色的教学活动,将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将教学内容转换成相对独立的项目和任务,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设备组装与维护基础知识,重点掌握信息技术设备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及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化环境中生产、生活与学习技能,提高参与信息社会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为就业和未来发展莫定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三、课程思政教学要求

本课程践行“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数字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等思政教育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通过让学生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中蕴含的人文观念、道德追求、精神力量融入到项目设计作品中,引导学生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具有精益求精、创新、敬业、专注等元素,在当今社会从业人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和日后工作生活中都保持一种“沉浸式”状态,不浮躁、不消极,秉持“工匠精神”完成每一次项目设计,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数字素养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9号)文件提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扩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鼓励公共数字资源更大范围向社会开放。”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培养,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适应数字媒体时代行业发展新趋势,不断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有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自觉、主

文档评论(0)

白杨树Z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