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的相融共育.pdf

浅谈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的相融共育.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的相融共育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旨在培养学生

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2020年3月

20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已明确强调:“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

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

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

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

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鉴于此指导思想,身兼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我,则凭

借这双重角色的优势,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相融共

育、知行合一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究和实施,试图让劳动教育

真正落地生根。

一、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相融共育的意义

1.从教育的功能来看,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之间有着密

切的横向融合关系。挖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隐性的劳动教

育功能,借助其学科的教育载体实施劳动教育,从而形成劳

语共育,立德树人。把相关和相同的语文学科和劳动教育进

行整合和重组,可以节约不少时间,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更

省时、更省力地对学生进行劳动和语文学科教育。

2.从教材的体系着眼,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之间有着较

为直接的关联。纵观教材体系,小学语文教材在不同的学段

当中都选取了大量的劳动题材,蕴含了讴歌劳动人民、弘扬

劳动精神的课文。因此,语文老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当中

的劳动教育契合点,促进劳动教育的实施与深入,不断实现

劳动教育的全方位创新,以探索出一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路径。

3.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存

在着密不可分的渗透关系。劳动既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能让他们在劳动的体验中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小

学语文素质教育中,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观念成为教学的

必备条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语文教学的现状,并根据

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原因,最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使劳动

教育能够顺利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使劳动教育与语文学

科素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笔者以为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相融、

渗透、共育是有必要性、联系性的,教育意义重大,是值得

探究的。

二、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相融共育的途径

如何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相融共育呢?笔

者就以劳动教育为载体,以打造主题式开展活动为途径,积

极探索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相融合与应用、育人的实效性,

实施好劳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

实际,将从劳动教育观的引导、劳动文化的引领、劳动教育

的体验这三方面着手研究与实施。

1.打造“智·融合”主题,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最光荣

让劳动教育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这是摆在学校面前的

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学校的义务。因此,我确定两者融合的

契合点为打造“智·融合”主题,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弘

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最

光荣的观念。

具体来说,在语文学科中,结合劳动与语文“智·融合”

主题,重点学习蕴含劳动精神的文章、劳动古诗词,并纳入

时代劳模故事,阐述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优良传

统的内容等,开展教育、引导。最浅显易懂的,也是学生最

早接触到的此类古诗词,莫过于二下课本里的古诗二首《悯

农》。教师在课堂上带孩子们深入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孩

子们对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挥汗如雨的田里劳作留下深刻

印象,体会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珍

惜每一粒米。再把看到的劳动场景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让学生写成一段话,发自肺腑地表达出自己对农民的敬意和

谢意,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光荣,培养吃苦耐

劳的精神,懂得尊重劳动者并珍惜劳动的成果,感受对劳动

成果的期待和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又如,在四下第一课宋

朝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村居》中,一句“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更是让学生明确了劳动的价值。在讲述中

勾画了乡村农耕时节的忙碌,少年儿童没有去读书,却在努

力学农活,启发学生去思考劳动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用

双手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

2.开拓“和.传承”主题,引领学生知晓劳动文化最美

学生的教育从来就不是独立的,他们的成长需要学校、

家庭、社会的共育,因为劳育的根本在于提升学生心志,使

其拥有完美人生,尤其是学生的劳动文化不可缺少。语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