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原诗呈现]
九日
[唐代]?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词语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本诗为广德元年(763)重阳日诗人在梓州所作。
郪qī县:古县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亦即梓州治所。
重在:仍然在。这已经是杜甫第二年飘泊在梓州,无法回成都。
4.涪江:水名,流经梓州城东。
不相放:不饶人。
6.黄花:指菊花。
7.郁郁:形容忧伤苦闷,心情压抑,郁郁不乐。
8.路难悠悠:化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另外王粲也曾有诗句“悠悠世路”(赠蔡子笃诗)。这里指世路艰难。
9.常傍人:常依靠他人。
10.酒阑:酒筵将尽。11.却忆:仍忆、还忆。12.十年事:指十年以前,即天宝十四载冬,杜甫由长安赴奉先县探望家属,途经骊山脚下,听到骊山行宫里君臣通宵享乐的鼓乐声,深感国难在即,为之沉痛不已。
13.骊山:在今陕西西安市东临潼县,是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游乐之处。
14.清路尘,辇出而清道。
[诗句翻译1]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去年重阳节我在郪县城北登高,今日重阳我仍在梓州的涪江之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苦于白发与日俱增,羞于面对满眼的新菊。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世道混乱,心情悒郁地久在他乡作客;生路艰难,长期依靠他人使我忧思不尽。
4.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酒后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在骊山脚下的凄清路上我曾为国事而痛断心肠。
[诗句翻译2]
1.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去年重阳在郪县北登高,今日重阳依旧在涪江边度过。
2.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发已愈白,苦于这岁月不饶人,羞于面对这新开的无数黄花。
3.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遭遇乱世,漂泊异乡,心中郁闷,生活无着,依靠他人只叹路难。
4.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酒筵将尽,却忆起十年前的旧事,想起皇上在骊山时辇车出动,令人肠断。
[创作背景]
先介绍一下写诗的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在重阳节写的。杜甫本来在成都过得很安稳,做工部员外郎有固定的薪水,没想到,蜀中的长官严武死了,军队哗变,导致成都大乱,杜甫开始在外面流寓,写这首诗的时候,在外面流浪了两年。
[作品欣赏1]
?此诗于广德元年在梓州时作,宝十四年冬,公自京师归奉先,路经骊山,玄宗方幸华清宫,安禄山反,然后还京,至此十年矣,所以忆之而肠断也。清路尘,辇出而清道也。
上四句九日情事,下四句旅中感怀。白发、黄花,本属常景,只添数虚字,语意便新。世乱而久为客,愈增郁郁。路难而长傍人,倍觉悠悠。酒阑以后,忽忆骊山往事,盖叹明皇荒游无度,以致世乱路难也。
[作品欣赏2]
前两句他说:“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郪县和涪江都是四川的地名,“去年”“今日”“重在”,这几个词表明了他在外面流浪,甚至流窜,心里烦了,感到很痛苦。“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黄花”是菊花。这两句说的是,那个白发缠着他不放——我们今天有办法可以把白发染黑,唐朝没办法,白了就再黑不了。可菊花却能开了落,落了又开,总是新的。“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为客”不是在外面喝一顿,而是长期在异乡“依人作客”,总是在流浪,总是靠别人混饭。“路难”是说他自己人生的道路非常艰难。“世乱”是说社会,“路难”是说他个人。“悠悠”这里是很漫长的意思,他说人生的道路太苦、太坎坷、太漫长,总是要依靠着别人吃饭。
安史之乱以后,他老人家就一直靠着别人吃饭。他这是在抒情,也是在思考。他在思考为什么长期在外面流浪?为什么总靠着别人?因为世乱,所以他才“郁郁久为客”。他长期靠着别人吃饭,是因为他倒霉。
人生道路如此坎坷,国家如此动荡,这是怎样形成的呢?
尾联“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是他在追溯这一切根源,还不是因为唐玄宗爱杨贵妃,爱得死去活来,把国事抛在脑后。“清路尘”是指唐玄宗从宫廷里到骊山去洗温泉的时候,沿途要一级戒备,所有的人不能走这条路。
他一想到这一点就感到很痛苦,他在责怪皇帝,但不是咬牙切齿的咒骂,而是温柔敦厚的责怪,体现了典型的儒家诗学观念,这叫忠厚。
这首诗既有理性,也有感性。不像李白,一遇上逆境,他马上就喊:“老子不干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杜甫不是这样,他总在试图把握社会动乱的原因,一直在刨根究底。
读这首诗我们要梳理诗人的情感脉络:先是说自己连年在外漂泊,再说漂泊是由于“世乱”,也是由于“路难”,而“世乱”“路难”的根源,又落在“肠断骊山清路尘”,皇帝的荒淫腐败。随着体验的深入,理性也步步转深,“情”与“理”问题“携手并进”。这使他的诗歌既情深,又意切。
[作品欣赏3]?
首联“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诗人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11月12日高三语文联考作文题目解析与范文:做玉器还是肯低头.docx
- 2024年高中作文全环节技巧:标题+开头+结构+素材+结尾.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备考之议论文系统训练(15):说附近.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之模拟考试15道作文题目汇编.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古代诗歌阅读+默写”专题练(附详解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王安石《永济道中寄诸舅弟》.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诗歌中的五类意象.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系统训练(15):歌声响起.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校三组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