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X”课程实施,推进情智共生德育实践
海阳市亚沙城小学
【内容摘要】我校着眼德育课程一体化整体工作,统筹规划,突出“德性”教育核心,
确立了“1+X”课程模式,开启对学生实施“情智”同步,“情智”共生的“课程育人”与
“活动育人”相得益彰的德育实践探索。通过校本培训、专家引领、课堂教研等举措,夯
实学科德育主体,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中落实学科德育指向,构建全科育人课堂。在学科科
课程夯实德育认知的基础之上,充分整合、利用地域“物化”、“文化”、“人力”资源,做
好德育拓展课程,落实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找到了打通学生“外化”与“内敛”德
育通道的有效路径,使之成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的有力载体,从而使抽象的德性规
范与价值内化为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成效。
随着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深入推进实施,德育已为学校校本教研、课程实施
的主题。我校也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教育任务,予以重点关注,全面推进。
我们着眼德育课程一体化整体工作,统筹规划,突出“德性”教育核心,在具体
工作中,确立了“1+X”课程模式,开启对学生实施“情智”同步,“情智”共生
的“课程育人”与“活动育人”相得益彰的德育实践探索。
“1”,即:以“学科德育课程”为主体;“X”,即以“校内资源课程”、“校
外地域资源课程”、“网络平台课程”等为“X”拓展课程。我们将其定义为“X”,
拓展课程旨在工作中不断补充、丰富、完善课程资源,发现好的德育课程资源,
我们就会纳入到“X”课程资源体系当中,最终形成适切学生,适宜校情,“内
容多元”、“内涵深厚”、“形式多样”的课程德育实施载体与路径,精准而有效地
落实德育实践,构建有课程支撑、有活动引领、有多方合作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工
作推进格局。
一、抓好“学科课程”德育落实,夯实德育基础
学科课程是德育实施的主体。在学科课程当中,有人文性、艺术性课程,本
1
身就具有鲜明的“显性”德育元素,在理科课程中,也蕴含着“隐性”德育元素,
因而我们本着深化“显性”德育元素,挖潜“隐性”德育元素,让任课教师明确
学科德育目标,梳理课程德育元素,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在课堂教
学主阵地中落实学科德育指向,构建全科育人课堂。
1.培训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养
课堂是德育实施的主阵地,教师是德育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我们首先抓好学
科教师的培训。一是自2016年6月烟台组织开展的“全市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
化培训与推进工作会议”开始,我们就“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进行了集中培训。
我们借会议中张志勇厅长关于“德育一体化”工作的“四个问题”的讲话视频,
组织教师认真收看、学习,领会顶层设计的理念、意图和要求;二是我们多次邀
请市教科室的领导到学校,结合课例,培训、指导教师;2017年12月份,我们
校还有幸承担了全市小学学科德育课堂展示活动现场。我们承担了其中语文学科
的课堂研讨任务,还组织所有学科教师参与了课堂互动研讨,聆听了崔成志院长
关于学科德育讲座等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教师对德育课程化工作的认识,
理清了思路,极大地促进了我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和实施。三是学校利
用团队教研时间,集中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让教师提高德育一体化工作意识,
摆正观念,明确教师职责,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摆正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依据学生成长特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刻领
会全学科德育课堂责任,即备课时,要深挖德育内涵,授课时,要结合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适宜、适时地进行德育落实。
2.抓好学科教研,厘清德育范畴
各学科开展了学科德育主题教研活动,深入挖掘学科内容的德育要素,丰富
德育载体,制定出各课时的德育目标,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并在课
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我们开展了“学科德育实施方案”批注式教研活动,目的在
于让教师理清本学科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范畴。例如,小学语文学科要把握、落实
2
的德育范畴:热爱读书、负责地表达、家国情怀、理念信念、中华传统美德、审
美教育、多元文化等七个方面;数学学科的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爱
国主义等四个德育范畴。同时,明确这些大的德育范畴下具体的细化表现以及在
课堂中的承载落实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