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新中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卷及解析.docxVIP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新中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卷及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初级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学科九年级期中练习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23年11月

1、本试卷共4部分,23小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古诗文(34分)

一、(16分)

1.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行路难》)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无题》)

(5)身处迷局或困境,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慎思明辨,或许可以迎来新转机,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

【答案】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月有阴晴圆缺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蜡炬成灰泪始干⑤.山重水复疑无路??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词:沧、圆缺、醉、炬、疑。

二、(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甲】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丙】

(仲淹)服除①,至京师,上宰相书,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馀言,王曾②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③,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④,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⑤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

(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

[注释]:①服除:指服丧期满。②王曾:北宋名相、诗人。③立仗:设立仪仗。④章献太后:即章献明肃太后。仁宗即位,曾垂帘听政。⑤明公:此处是对晏殊的尊称。

2.【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乙】文节选自范仲淹所写的__________(篇名)。

3.解释【丙】文中下列加点词。

(1)舍不荐()(2)殊从之()

4.下列对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千磨万击还坚劲”句中的“还”,赞美了竹子不惧严酷考验的坚韧品性。

B.【乙】文“其必曰”中的“必”表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的坚定信念。

C.【乙】文“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志同道合者难觅的失望之情。

D.【丙】文中晏殊“大惧”“怒责之”等行径并不符合【乙】文所阐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情怀。

5.联系上下文理解【甲】诗中加点的“尔”指代的是(1)__________,【乙】文中加点的“斯人”指代的是(2)__________,【丙】文中加点的“斯人”指代的是(3)__________。

6.【甲】诗和【乙】文作者对人生共同的态度是(1)__________,【乙】文中范仲淹提出了“(2)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这政治抱负在【丙】文中的具体表现是(3)__________;宁肯得罪权贵,也要上书直言,不献媚于章献太后;(4)__________。

【答案】2.①.郑燮②.《岳阳楼记》

3.①.舍弃②.听从4.C

5.①.自然界的风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③.被晏殊推荐的人。

6.①.不随波逐流,不畏惧恶劣环境与势力的顽强精神②.先天下之忧而忧③.后天下之乐而乐④.陈述朝政的得失及民间利弊⑤.

敢于“正色抗言”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一空:根据诗句内容可知,《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题画诗。故此空填写“郑燮”。

第二空:根据文章内容可知,选文选自《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故此空填写“《岳阳楼记》”。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句意:舍弃他不举荐;舍:舍弃

(2)句意:晏殊听从了他;从:听从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文的理解和分析。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n知识无止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知识无止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