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以云台山景区为例 .pdfVIP

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以云台山景区为例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以云台山景区为例

武斌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专接本2010级)

【摘要】对云台山的旅游市场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未来云台山旅游市场营销应继续坚持生态旅游并进一步发展地质

旅游。积极开拓国内和海外市场,使得云台山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

【关键词】云台山;旅游客源;生态旅游;地质旅游;营销策略

一、引言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郑州市西70km的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总面积190km2,是一处以太

行山岳丰富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

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云台山2004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晋级为国家5A级景区。

二、云台山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宜人。

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

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并不算高,但与华北平

原的强烈反差,在视觉上显得巍峨高大,其势恢宏。从山脚的方庄镇到茱萸峰顶,水平距离只有6千米,

而高差却达到1183米,登顶俯瞰,“瞻视群山,卑如丘阜”。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

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落差314米的全国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

2.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云台山地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原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积淀深厚。据考,早在东汉

时期就有帝王及其皇室到此采风、避暑;魏晋时更有不少名士来此避难、隐居;唐宋时受佛教青睐,多

处建寺建塔。云台山成为文人墨客游山玩水、谈诗论道的主要去处之一。

3.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云台山地处中原地带,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中国南北交通第二大动脉——焦枝(焦作——

—枝城)铁路纵贯焦作全境。景区离焦作市区30千米,在各个车站都有开往云台山的旅游车,行驶时

间大约为30分钟。景区内部有快捷便利的观光车队,所有入境道路全部硬化、绿化、美化;景区行步

道都由条形锯石铺设,既美观又安全;景区40万平方米的大小停车场,全部按照生态停车场标准建设。

集声光像于一体的高标准世界地质博物馆,为游人学习地质科普知识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游客服务中心

为游客在接待、咨询、信息、环境教育、景点介绍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为方便境外游客,景区在

原有的中英文标识牌基础上,针对日韩游客又专门更新制作了中英日韩四文对照的景区生态标识牌140

余组,同时还制作了四文对照的宣传画册2万余份,以便为境外游客旅游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1

4.极高的荣誉和地位

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

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景区于

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二)劣势

1、理论研究与科学管理不足

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新思想、新意识,云台山景区的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的含义、特点以及生态旅

游对旅游地生态、社会、经济的影响缺乏全面、科学的研究,对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的特

殊性研究不足,尤其是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生态环境监测不够。旅游旺季人满为患现象严重,以至

超过景区最佳环境容量而对景区资源及生态造成破坏。类似不科学的管理模式,虽然在短时间内是获得

了较大的利益,但从长期效应考虑,只会对生态造成更大破坏,损失更多的直接经济利益。

2.旅游从业人员生态意识薄弱,游客综合素质不高。

景区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生态旅游方面的教育,其中许多人都不能在知识和技能上完全适应生态

旅游发展的需要。他们对生态旅游的知识和特点知之甚少,因而即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难以使之达

到最佳的旅游效果。旅游者在生态旅游系统中占据核心位置,大部分的旅游者还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素

文档评论(0)

199****28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