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箱项目立项报告 .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变速箱项目立项报告

汽车变速箱项目立项报告

一、项目建设背景

手动变速箱占全球比重近七成

变速箱是汽车非常重要的一个配置,对汽车的操控性、舒适型以及燃

油经济性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汽车变速箱产品主要有五大类,分

别是手动变速箱(MT)、自动变速箱(AT)、手自一体式变速箱(AMT)、

无极变速箱(CVT)和双离合器变速箱(DCT),各自有不同的优势。

其中,手动变速箱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变速箱类型,与

自动变速箱或手自一体变速箱比,手动变速箱具有变速效率高、购买成本

低和使用成本低、易维修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手动变速箱

仍占据着市场总销量中的绝大部分,比重约为68%。

自动变速箱相对于手动变速箱最大的优点就是操作简单,驾驶起来轻

松舒适,尤其是在交通状况比较堵的城市,自动档的车比手动档的车更实

用,手动档的车需要频繁挂档踩离合起步。虽然相比自动变速箱,手动变

速箱有成本、传动效率、驾驶乐趣等优势,但自动变速箱已成为各大车企

竞争的重要阵地。

按照工作原理,自动变速箱可进一步分为四种,即液力自动变速箱

(A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箱(CV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AMT)、双

离合器自动变速箱(DCT)。从技术成熟度、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液力

自动变速箱(AT)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路线。

手自一体式变速箱是在自动变速箱的基础上配以手动换挡功能而成。

装有手自一体式变速箱的汽车在任何时刻都可以进行自动换挡与手动换挡

的切换。同时,在仪表板上显示挡位状态,从而可以自由选择自动变速箱

的舒适和手动变速箱的动感。

无极变速箱因具备较高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水平,开始受到车企及消

费者的青睐。有关数据显示,CVT油耗明显低于6AT,与DCT相当,

比传统AT节油5%-10%。同时,由于CVT的变速机构仍在不断完善,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CVT仍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双离合器变速箱有一个由两组离合器片集合而成的双离合器装置,由

电子控制及液压装置同时控制两组离合器及齿轮组的动作。双离合器变速

箱能满足消费者对驾驶运动感和车辆节油的双重要求,不过面临的主要问

题是制造加工的精度要求很高。目前,德系车运用DCT变速箱相对广

泛,覆盖率达到33.3%。

汽车变速箱行业前景可期

近年来,随着整车企业的发展和汽车行业的国产化进程,我国汽车变

速箱行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而

且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自动变速箱的年销量增速一直高于乘用车。2018

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808.1万辆,继续推动汽车变速箱行业壮大。

长远来看,在国内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下,汽车变速箱行业前景依旧

可期。与此同时,汽车后市场持续爆发,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将为

汽车变速箱制造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不过,核心技术的缺失是国内汽车变速箱企业一块最大的软肋“”,未

来只有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进一步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使品牌形象日益成熟,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培育激励人才为支

撑,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生

态。

(一)推进创新引领工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

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

创新,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

育工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

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构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链和创新企业

群落。吸收更多企业参与规划、计划、指南、政策、标准制定,支持企业

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攻关。

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

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等领域核心共性关键技

术,构建贯通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纵向创新链和横

向协作产业链。围绕城镇化、环境治理、人口健康、公共服务等领域瓶颈

制约,率先提出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深化与央企、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