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水、电解质代谢:出汗是高温环境中散热的主要途径,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出汗量的最高生理限度约6L,汗中氯化钠含量约为0.3%~0.5%,大量出汗常导致水和钠丢失,使人体失水和失钠。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泌尿系统:高温出汗多,心输出量降低,可使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浓缩,出现蛋白尿及细胞管型尿,横纹肌溶解出现肌红蛋白尿,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前驱症状*高温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尚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典型症状*中暑是一统称,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三种类型,即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一般以单一形式出现,亦可一种以上症状群同时伴存或顺序发展,很难截然分开,只不过是哪一种类型较突出而已。热痉挛: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故称热痉挛。肌痉挛以经常活动的四肢及腹部等肌肉为多见。热痉挛常发生于炎热季节刚开始尚未热适应前。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年轻人。发病机制*热痉挛:过度出汗,水、盐过量损失,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转移入细胞内,肌肉细胞过度稀释发生水肿,肌球蛋白溶解度减小,使肌肉产生疼痛性痉挛。热衰竭:常发生在老年人及未能热适应者,起病较急,先有眩晕、头痛、突然昏倒,平卧并离开高温场所即清醒。患者面色苍白,皮肤冷汗,脉弱或缓,血压偏低但脉压正常。发病机制*热衰竭:以上原因,均使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致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机体为了促进散热,心输出量大大增加,使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加重,导致心血管功能不全或周围循环衰竭;致脑部出现暂时性供血不足。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前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增高达41℃以上,出现嗜睡、淡忘和昏迷。皮肤干热,无汗,呈现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出现紫绀。发病机制*热射病: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性散热以达到热平衡,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内温度升高。体温达42oC以上可使蛋白质变性,超过50oC数分钟细胞即死亡。脉搏加快,脉压增宽,休克时血压下降。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而浅,后期呈潮式呼吸。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瞳孔缩小、后期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水肿、脑水肿、肝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头部未戴帽或无遮阳的情况下,头部直接受太阳辐射,患者初感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继而头痛剧烈、呕吐、淡忘、昏迷,头部温度常较体温高,此称日射病,属热射病的特殊类型。治疗*现场初步治疗:出现中暑前驱症状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即可恢复。热痉挛和热衰竭的治疗:基本相似*1及时将病人抬到阴凉处或空调供冷的房间平卧休息,解松或脱去衣服;2降温时不要引起寒颤,以病人感到凉爽舒适为宜。3口服凉盐水及其它清凉饮料。01020304有循环衰竭者由静脉补给生理盐水并加葡萄糖液或氯化钾液。肌肉的痛性痉挛不需按摩,否则会疼痛加剧。除了尽快补充钠、氯离子的缺失外,尚需注意适当补充其它电解质如钙、镁等。热射病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故更需积极抢救。
淹溺中暑电击伤*淹溺定义*淹溺(drowning),又称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水和水中污泥、杂草等堵塞呼吸道或因反射性喉、气管、支气管痉挛引起通气障碍而窒息。淹溺*水大量进入血液循环中可引起血浆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伤,若急救不及时,可造成呼吸和心搏骤停而死亡。不慎跌入粪坑、污水池和化学物贮槽时,还可引起皮肤和粘膜损伤以及全身中毒。淹溺*发生溺水后,因惊慌、恐惧或骤然寒冷等强烈刺激,01人体本能地屏气,以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不久,因缺02氧不能继续屏气,水随着吸气而大量进入呼吸道和肺03泡,阻滞了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04及代谢性酸中毒。05淹溺常见情况*缺乏游泳能力意外落水01游泳过程中意外02在浅水区跳水头撞硬物发生颅脑外伤而致淹溺03潜水意外04入水前饮酒过量或使用过量的镇静药物05游泳时某些疾病急性发作而导致淹溺06淹溺分类*干性淹溺: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人,约占淹溺者的10%。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人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水大量进入呼吸道数秒钟后神志丧失,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室纤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