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新型吸附分离技术;一、吸附分离技术概述;平衡吸附量(吸附量或吸附容量):吸附达到平衡时,吸附剂单位面积
(或单位质量)上吸附气体物质的量或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吸附分离技术:利用混合物中组分之间与吸附剂的结合力存在差别,使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具有不同分配系数而实现的分离技术。;2.吸附类型
物理吸附:由吸附剂和吸附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引起的吸附,又称范德华吸附。
化学吸附:吸附剂和吸附质分子间由类似于化学键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吸附。;;;吸附分离过程的分类;;活性白土:主要成分为硅藻土。粘土 粘性;活性氧化铝:铝的水化物加热脱水而成。比表面20~50万m2/kg。吸湿容量大,适用周期长。常用于高湿度气体脱水和干燥。
分子筛:
合成沸石:多为结晶硅铝酸盐的多水化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筛分、离子交换、选择和吸附性能好等特点。对极性分子尤其是水有高亲和力,能选择吸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炭分子筛:非极性吸附剂,比表面大(80~
100万m2/kg),空腔大,吸附能力高,机械强度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用途广。多用于深度干燥,制备氮效果较好。;吸附树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等高聚物。理化性能稳定、易再生、品种多、易于选择等优点。常用于污水处理、维生素分离、过氧化氢精制等。
新型纤维吸附剂: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等。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对气体中有机物和杂质吸附速度快、易于再生、操作简便、吸附率高、温度影响较小等特点。;5.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
①气体和液体的去湿。如:氟里昂脱水。
②气体的分离和净化。如:工业生产中的原料气脱除其中的CO2、H2S、CO、SO2等微量杂质。
③气体中少量溶剂的回收。如:油漆或轻纺工业中,排出的气体内溶剂蒸汽(苯、丙酮、二硫化碳)的回收。
④有机烷烃和芳烃的分离和精制。如: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分离、碳水化合物中的果糖和葡萄糖的分离等。;;;6.吸附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新型吸附剂的开发
先进循环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7.部分常见吸附设备;固定床吸附设备:属间歇操作。
优点:???构简单、造价低、吸附剂磨损少、操作易掌握、操作弹性大,可用于气相、液相吸附,分离效果好。
缺点:吸附剂用量较大,易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影响吸附。;移动床吸附器又称“超吸附塔”,对原水与处理要求较低,操作管理方便。;利用温度的变化实现吸附、解吸和再生循环操作。
常用于从气体或液体中分离少量杂质。
若连续进料至少需要两个吸附器。
缺点是再生过程长(包括加热、解吸、冷却),常需要几小时甚至1天;热量消耗较大。;1.原理:利用被吸附气体的压力周期性变化,在高压下被吸附,在低压或真空下解吸附,吸附剂同时再生,完成循环
操作,从而将混合的气体组分分离。
只能用于气体吸附,一般用于气体混合物的主体分离。
最简单的变压吸附和变真空吸附是在两个并联的固定床中实现的。;2.变压吸附方式分类
常压吸附,真空解吸
高压吸附,常压解吸
加压吸附,真空解吸
3.变压吸附的分离工艺
充压→进料吸附→放压→抽空(吹扫)缺点:放压、抽空时遗失产品。
改进方法:1)改进吸附剂;2)更新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如采用多塔流程或添加缓冲罐);;变压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实例:从空气中分离氧;;原理:液体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在环境条件下选择性地吸附,然后用少量强吸附性液体解吸再生。
该过程用于液体混合物的主体分离。;离子交换是应用离子交换剂进行混合物分离和其他过程的技术。
离子交换剂是一种带有可交换离子的不溶性固体。
离子交换是可逆的。;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
又分别有强型与弱型两种。
高分子酸、碱或盐的有机高聚物树脂。;离子交换过程可分为五步:;离子交换过程的设备与操作方式;;;原理:吸附剂床层固定不动,连续不断改变物料进口位置,以模拟固体吸附剂和液体逆流接触的吸附分离方式。
特点:
多塔节组成,每个塔节均有固体床
各液流出入口位置不断改变,相当于吸附剂床层在塔节内移动
以24通旋转阀控制液流进出口的改变;;;原理:在前半循环周期(热半循环),在较高温度下,固定床层内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减少,混合物中溶质随向上流动的流动相上升;在后半循环周期(冷半循环),冷水使固定床层及流动相冷却,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增加,溶质固定于吸附床层较高的位置,流动相中难吸附组分被推向床层下方。经多次反复循环,溶质(易于吸附组分)向上移动,在床层内柱顶贮槽富集,而惰性组分(难吸附组分)不断随流动相下移,在柱底贮槽富集,从而达到分离。;参数泵分离过程的分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