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VIP

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

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

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

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

”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

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

“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地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

”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

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

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

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

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

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

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

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

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

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

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霍耐特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

”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要想让一个人把他原先对一个小团体承担责任的能力

,用来为社会整体的利益服务,这个人必须拥有的心理前提,是在一个和谐的、充满

信任和平等的家庭里建立的。”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

代社会中,“家”的政治—

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相互

支持的重要机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

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

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

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

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连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

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

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

就会摇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

(摘编自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家”是中国文明构成的总体性范畴。相比于犹太-

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从其起点上就不屈不挠地摒斥“家”,儒家文明对社会伦理

、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的建构,始终是从“家”出发,形塑“家国一体”的秩序体系。

这一“缘情制礼”的反复努力,不仅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文明的大传统,也与民间丰

富的小传统完全吻合,不仅决定我国传统文明的制度和伦理底色,也是更具坚韧性和

独立性的“文化—

心理结构”,即民情的基础。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

,“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

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

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

其次,“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

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

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

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

)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

开展共情的研究。

(摘编自肖瑛《“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有删改)

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19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