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3:地理对策类综合题之城市问题(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docVIP

专题53:地理对策类综合题之城市问题(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53地理对策类综合题之城市问题

【方法指导】

1.城镇化对城镇环境质量的影响

合理的城镇化可以改善城镇环境,过快的城镇化就会使城镇环境质量下降。其表现、成因和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主要表现

成因

整治措施

大气

污染

城镇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放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合理布局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城镇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镇地面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垃圾

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垃圾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工地和社会生活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镇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2.城镇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

城镇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造成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镇环境质量;导致住房紧张,影响居住质量

控制城镇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镇道路;加快住房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具

就业困难,失业队伍增加

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拓展练习】

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勤距离指居民上班或上学所用的路程,它反映了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学习)地的分离程度。2019年北京市城区通勤距离为11.1千米,居全国第一。下图为北京市城区各环路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统计图。

(1)指出通勤距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北京城区通勤距离为全国第一,请为通勤距离合理化提出建议。

【答案】(1)影响交通费用、通勤时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身心健康、工作或学习质量。(答出3项)

(2)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调整产业和人口分布,打造职住一体的新城(新区),缩短通勤距离。

【解析】(1)就业与居住的空间格局既决定了通勤出行的分布,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峰时段城市交通的出行效率,职住分离度高、通勤距离远的北京,在交通方面便呈现出严重的潮汐交通现象。通勤距离影响人们的交通出行费用,出行时间成本;影响交通拥堵情况,影响环境污染程度,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质量等。

(2)通勤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单位与居家的距离、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交通是否通畅、公交间隔时间等,为保证通勤时间合理化,可增加公共交通频次,合理进行城市规划,缩短工作地与居住之间的距离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图及某区域水系图

材料二: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湖泊的水位季节变化显著。

(1)描述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及其原因。

(2)描述洞里萨湖湖面面积的季节变化并简析原因。

(3)随着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在迅速扩大,很多城市出现内涝,请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为其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纵列分布,北高南低;形成原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不断抬升;地壳活跃,岩石破碎,流水侵蚀强烈。

(2)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水面面积(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水面面积大(夏季水位高),冬季水面面积小(冬季水位低);形成原因:洞里萨湖以河流水补给为主,该湖流域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多,河流补给水量多,水面面积大,冬季降水少,河流补给水量少,水面面积少。

(3)原因:该区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有些城市靠近河流)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节能力降低;城市规模扩大,地表硬化,地表水不易下渗,地表水汇流速度快;城市排水设施老化,排水能力弱。(任答2点)建议:退田还湖、疏通河道保证河流、湖泊的蓄洪、泄洪能力;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下渗;完善排水系统,提高城市排水能力等(任答2点,有理可行都可)

【解析】

(1)根据图例信息和图中河流的流向,流向大致自北向南流,可知描述中南半岛地形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中南半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不断抬升,流水强烈侵蚀下切,形成山河相间地形特征。

(2)洞里萨湖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是雨季,水位高,水面面积大,冬季是旱季,水位低,水面面积小。形成原因:洞里萨湖地势低洼,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和周围河水的注入;入湖河流水源主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