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02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古代农业的发展
能够通过中国古代的经济成就,了解生产力发展对政治、社会、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古代经济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古代经济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方面;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从命题趋势来看,中国古代政经济中的原始农业多以选择题呈现、宋代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多以材料题形式进行考查。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
知识建构
考点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核心考点梳理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原始农耕时期
(1)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2)原始农业发展:由“刀耕火种”到使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3)农作物: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
西周
实行井田制,促进了农业发展,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春秋
战国
(1)铁制农具和牛耕在春秋时期出现,战国进一步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2)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促进了成都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
西汉
(1)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增加农业劳动力;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汉文帝、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徭役(“文景之治”);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尤其重视兴修水利
(2)工具: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促进了汉朝经济的发展
(3)农作物: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引进苜蓿、葡萄、石榴、核桃等作物
东汉
减轻农民负担,社会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光武中兴”)
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时,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吴国开发江东地区
(2)东晋南朝;兴修水利,推广和改进犁耕、育种等技术,实行麦稻兼作,种植双季稻,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3)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隋朝
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唐朝
(1)唐太宗,减轻农民的税赋劳役,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唐玄宗统治前期,兴修水利,重视农耕技术的发展,限制土地兼并
(2)唐代改进的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宋朝
(1)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秧马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广复种技术,粮食产量增加
(2)农作物: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宋朝时,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3)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区在南宋时期向北推广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元朝
元世祖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明朝
(1)农作物:从美洲引进了新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农业著作:①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②明朝末年,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清朝
耕地面积扩大;大力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在南方地区推广种植双季稻,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扩大棉花、烟草、茶叶、药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知识拓展】
1.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2.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变革
3.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特点
①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
②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春秋战国开始)。
③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从井田制发展到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赋役负担繁重,压抑了生产积极性(商鞅变法,休养生息政策)。
⑤历朝历代都重视水利兴修(战国都江堰、三国曹魏,清朝前期为代表)。
⑥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苏湖熟天下足)。
学科素养探究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农业发展。……南方利用稻麦复种、间歇轮作等方式,使一年内农业丰收三次,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后来,南方修复水利,大面积增加种植,开始围水造田,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在唐朝江南地区,农作物生产主要工具包括碌碡、砺、耙、犁等,土地经过犁田处理后,将土块用耙碾碎,并拔掉杂草,最后用犁将地面压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