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淄博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pdfVIP

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淄博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注定要被载入史册。如果说开幕当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

是巧合,那么用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倒计时则是神来之

笔。

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

国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的结晶。先民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

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变化规律,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

理安排日常生活。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已经先后确定“二至”(日

影最长的冬至、日影最短的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初步

形成四季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

立冬),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主干“四时八节”。至秦汉时期,《淮南

子》已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其名称与顺序沿用至今。

我国当前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其中阳历(也叫太阳历)依据

的是太阳运行规律,能够直观反映四季变化;阴历(也叫太阴历)则

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制定,反映的是月亮的阴晴圆缺。阳历与阴历

配合使用就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便是阳历算法,反映的是四季变

化。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与排序大有学问: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

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比如,立

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

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雨水、谷雨、白

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的多少;惊蛰、清明、小满、

芒种则反映动植物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

比如,“二至”中的“至”意为极,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点运行至回归

线,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达到极值开始转折的自然现象,实质上

正是物极必反辩证思想的体现;而“二分”是昼夜平分线,之后昼短

夜长变为昼长夜短,或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反映的是阴阳交替。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传着“冬至到,吃水饺”“不吃饺子冻

耳朵”的说法;春分日,不少人沿袭“春分到,蛋儿俏”的习俗,挑

战“竖鸡蛋”的游戏;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传承至今的两

大礼俗主题。节气与节日、民俗等共存,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某种程

度上说,冬至等节气已经有了节日的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习俗信

仰、饮食风尚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苗族赶秋、

壮族霜降节等已经成为重要节日。

节气与节日的碰撞,不仅丰富了节气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二十

四节气的传播传承、深入人心,这为二十四节气彰显时代价值提供了

新的思路。2018年,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设立,时间定在每年的秋分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设立在秋分日,突出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属性,丰富了秋分

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

(摘编自刘宁《每个节气日都是一堂自然和文化课》)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常识,也是世界汉字文化圈中的背景知识。

历史上,二十四节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华文明的早期,

先民生产能力增长和人口繁衍,促进了天文气象、农业科技的进步。

他们努力探索周围天气和环境变化的原因,用朴素的自然观解释世界,

在观察天象、探知节气、形成诊语、识别自然等方面都有初步的发展。

与二十四节气关系最紧密的,首推天文学。古代中国人很重视对天文

气象的观测,在对天观测中自然就有了对气象的观测。山西襄汾陶寺

古观象台存在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遗存的古

观象台。其夯土柱是用来构建观测缝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观日出、定

节气,可能还有观测其他天体现象的功能。这说明,先民利用两根土

柱之间的缝隙观察太阳变化,从而推测季节变化和节气。这在当时属

于“高科技”内容,因为这样的观测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空气能见度、

经年的位置变化、节气记录可靠性与对比等,这需要天文、气象、地

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将反过来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

节气本质上反映一种客观规律,《淮南子》中出现了中国最全、最完

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和名称,记载了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变化。

二十四节气产生以后,逐渐形成了严密的知识体系,在中国古代对于

社会多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十四个节气对于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它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

心理论之一,逐渐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西汉的《太

初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

进的历法,其中编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9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