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先进制造技术分类:
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加工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管理
技术,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及系统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集合多学科成果形成一个完整的制造体系。
该体系保证:正确的信息或物料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流向正确的地点,通过正确的
人或设备对信息或物料进行正确地处理或决策,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并获得最
大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2先进制造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
3信息技术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促进着设计技术的现代化,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化、
智能化,整个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全球化。各种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如CIMS、并行工
程、敏捷制造、虚拟企业与虚拟制造,也无不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
现代设计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4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
(l)设计手段的计算机化在实现了计算机计算、绘图的基础上.当前突出反映在数值仿
真或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现代产品建模理论的发展上,并且向智能化设计方
向发展。
(2)新的设计方法设计思想不断出现如并行设计、面向“X”的设计(DesignForX,
DFX)、健壮设计、优化设计、反求工程技术等。
(3)向全寿命周期设计发展传统的设计只限于产品设计,全寿命周期设计则由简单的、
具体的、细节的设计转向复杂的总体的设计和决策,要通盘考虑包括设计、制造、检测、销
售、使用、维修、报废等阶段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先进制造工艺方面的发展趋势
5成型及改性制造技术向精密、精确、少能耗无污染方向发展。
成型制造技术正在从制造工件的毛坯、从接近零件形状向直接制成工件即精密成型或称净
成型的方向发展;改性制造技术通过各种新型精密热处理和复合处理达到零件组织性能精
确、形状尺寸精密以及获得各种特殊性能要求的表面(涂)层,同时大大减少能耗及完全消
除对环境的污染。
6加工制造技术向超精密、超高速以及发展新一代制造装备技术发展:
(1)超精密加工技术。目前加工精度达0.025微米,表面粗糙度达0.0045微米,已进人
纳米级加工时代。超精切削厚度由目前的红外波段向可见光波段甚至更短波段趋近;超精加
工机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超精加工材料由金属扩大到非金属。
(2)超高速切削。目前铝合金超高速切削的切削速度已超过1600米/分钟,铸铁为1500米
/分钟,超耐热镍合金为300米/分钟,钛合金为200米/分钟。超高速切削的发展已转移到
一些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
(3)新一代制造装备的发展市场竞争和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推动着新型加工设
备的研究与开发,其中典型的例子是“并联运动机床”(或俗称“六腿”机床)的发展。它
突破了传统机床的结构方案,采用六个轴长短的变化,以实现刀具相对于工件的加工位姿的
变化。
加工自动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7制造过程的集成化:生产上是专业车间的概念逐渐淡化,将多种不同专业的技术集成在
一台设备、一条生产线、一个工段或车间里的生产方式逐渐增多。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8制造科学与制造技术、生产管理的融合:制造技术包含在制造科学之中,制造科学体现
在制造技术里。
9绿色制造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业的重要特征:绿色产品设计技术,绿色制造技术,产品
的回收和循环再制造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及系统方面发展趋势
10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功能的虚拟化、组织的虚拟化、地域
的虚拟化。
11制造全球化:制造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重组与集成,如虚拟公司;制造技术信息和知
识的协调、合作与共享;全球制造的体系结构;制造产品及市场的分布及协调等。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前沿
1.先进制造工艺方面
加速进行精密加工理论研究,并使之尽快应用于实际生产,才能使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水
平得到迅速提高.
2.主要集中在微光机电系统、微制造、微结构等领域
(1)微传热学与形变理论;
(2)微结构学与运动学;
(3)流体在微场的约束机理和在毛细管、腔中的压力;
(4)微结构的力的尺度效应和表面效应;
(5)微光学的传输特性、光的干涉和衍射、微光电子学;
(6)制造复杂的元器件和系统的聚合物;
(7)微系统的材料性能,如形状记忆合金等;
(8)空间运动微机构制作技术;
(9)微作业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