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docx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的成长期,受认知差异、人格差异以及性别差异的影响,极易出现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构建课堂问题行为理论体系、建立课堂行为规范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方式,有效应对初中生普遍存在的课堂问题行为。文章结合实践就初中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学原因及有效应对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形式,其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对完成学科教学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形式和程度的问题行为,既影响教学秩序,又给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更可能导致存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出现严重的社会越轨行为[2]。对此,教师有必要在厘清课堂问题行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初中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学原因,并制订行之有效的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

一、课堂问题行为概述

(一)概念与判定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是指学生在课堂中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等地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3],它关系着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实效。需明确的是,课堂问题行为有着较为严谨的判定维度及依据(如图1)[4]。

从“本质”上来说,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违反班级和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破坏了课堂教学秩序。从“量”的角度来看,课堂问题行为经常发生,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了较长时间的不利影响。

(二)类型

中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一般分为外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和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如图2)。其中,外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对课堂教学秩序以及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的影响远大于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但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更容易对问题行为学生的身心發展产生重大影响[5]。

(三)特点

1.普遍性。根据以往的教学管理经验,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理想的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频率相对较低;而家庭教育缺失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频率相对较高。这就说明,课堂问题行为本身是普遍存在于学生群体之中的,家庭教育、学习成绩等因素是影响课堂问题行为出现频率、强度等方面的重要因素[6]。

2.差异性。一般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群体中,男生更多地表现出外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女生则更多地表现出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因此,笔者认为,由于不同学生在不同的认知阶段具有不同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因而每一位学生可能在性别、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差异的影响下,呈现出显性或隐性、高频次或低频次的课堂问题行为差异[7]。

二、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皮亚杰认为,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的成长期,其认知水平在其自身认知结构与长期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已到达“形式运算阶段”,思维方式能够从具象内容中解脱出来,并进行抽象思维[8]。这一时期,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差异,导致初中阶段成为“学生自我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扰最多的危机时期”,进而使初中生“在心理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扰和矛盾”[9],表现出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漠视和对学习环境的不满,最终出现课堂问题行为。

(一)认知差异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获得知识与技能、探究自己情感、表达自己观点的主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形成自己新的知识或经验结构[10]。然而,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初期的初中生在一般认知能力、专门领域知识、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认知差异,导致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类型、不同强度以及不同频率的课堂问题行为。

首先,在一般认知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时,学生就会表现出独自学习时的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或合作学习时的外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其次,在专门领域知识方面存在差异时,对专门领域知识习得水平较低的学生由于成就动机不强或者下降,表现出内向型或外向型的课堂问题行为。最后,在认知方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时,如果教师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属于讲解型,那么擅长合作学习的学生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课堂问题行为。如果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属于合作探究型,那么擅长讲解型的学生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课堂问题行为。

(二)人格差异

人格是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品质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11],决定着学生的独特行为[12],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学生的人格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差异与人格适应差异两个方面。

1.学习动机差异。学生认知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强弱又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而言,学习动机包含成就动机和防御性动机,即追求成功的需要和面对失败时的反应。首先,成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