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桩基检测技术
一、桩基作用
桩具有多种独特的功能,根据工程的特点,桩可以发挥各种不同的作用,桩
的作用主要有:
1.通过桩的侧面和土的接触,将荷载传递给桩周土体,或者将荷载传给深层
的岩层、砂层或坚硬的粘土层,从而获得很大的承载能力以支承重型建筑物;
2.对于液化的地基,为了在地震时仍保持建筑物的安全,通过桩穿过液化
土层,将荷载传给稳定的不液化土层;
3.桩基具有很大的竖向刚度,因而采用桩基础的建筑物,沉降比较小,而
且比较均匀,可以满足对沉降要求特别高的上部结构的安全需要和使用要求;
4.桩具有很大的侧向刚度和抗拔能力,能抵抗台风和地震引起的巨大水平
力、上拔力和倾覆力矩,保持高耸结构物和高层建筑的安全;
5.改变地基基础的动力特性,提高地基基础的自振频率,减小振幅,保证
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桩基适用范围
多用于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软土地区、膨胀土地区和冻土地区。通常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采用桩基础:
1.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软弱,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沉降
量过大时,需采用桩基;
2.即使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但因采用天然地基时沉降量过大;或是
建筑物较为重要,对沉降要求严格时,需采用桩基。
3.高耸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水平力作用下为防止倾覆,可采用桩基来提高抗
倾覆稳定性,此时部分桩将受到上拔力;对限制倾斜有特殊要求时,往往也需要
采用桩基。
4.为防止新建建筑物地基沉降对邻近建筑物产生相互影响,对新建建筑物
可采用桩基,以避免这种危害。
5.设有大吨位的重级工作制吊车的重型单层工业厂房,吊车载重量大,使
用频繁,车间内设备平台多,基础密集,且一般均有地面荷载,因而地基变形大,
这时可采用桩基。
6.精密设备基础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对地基沉降及沉降速率有严格要求;动
力机械基础对允许振幅有一定要求。这些设备基础常常需要采用桩基础。
7.在地震区,采用桩穿过液化土层并伸入下部密实稳定土层,可消除或减
轻液化对建筑物的危害。
8.浅层土为杂填土或欠固结土时,采用换填或地基处理困难较大或处理后
1
仍不能满足要求,采用桩基是较好的解决方法。
9.已有建筑物加层、纠偏、基础托换时可采用桩基。
不属于上述情况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根据“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原则,
由设计人员经分析比较后确定是否采用桩基。
三、桩基分类
1.按桩身材料不同,可将桩划分为木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
其它组合材料桩。
2.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复合受荷
桩。
3.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灌注桩两大类。
预制桩:预制桩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桩、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沉
桩方式有锤击或振动打入、静力压入或旋入等。
灌注桩:灌注桩可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爆扩桩等。
4.按桩径大小分类:小桩(小于250mm),中等直径桩(250~800mm),大直径
桩(800mm以上)。
5.按承载性状分类:可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两大类。
四、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定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注入泥浆)——清孔——终孔
验收——安放钢筋笼——浇混凝土
五、泥浆性能的检测
相对密度、粘度、静切力、含砂率、胶体率、失水率、酸碱度
六、检测内容及检测方法
1.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
桩位偏差
桩孔径、垂直度检测
孔底沉渣厚度
2.单桩承载力检测
直接法静荷载试验法
静动法
动测法:高应变法
间接法承载力理论公式
经验公式
2
原位测试(标准贯入法,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