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以下是对竹子的一些主要象征和寓意的详细解释:
坚韧不拔
竹子生长在崎岖的山地和沼泽地带,却能屹立不倒。它的茎干坚韧有力,能够承受风雨的洗礼。因此,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像竹子一样,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像竹子一样顽强地生长。
谦逊低调
竹子生长在深山密林中,虽然高大挺拔,但总是保持谦逊低调的姿态。它没有华丽的花朵和繁复的枝叶,却以简约的形态展现出自己的美。竹子的象征意义告诉我们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骄不躁,不张扬自己的成就,而是默默地为他人付出。
清雅高洁
竹子的形态简洁清秀,没有繁复的枝叶和花朵。它以其纯净的形象给人一种清雅高洁的感觉。竹子的象征意义告诉我们要追求内心的纯净和高尚,不被外界的杂念所干扰,保持心灵的宁静和清澈。
虚怀若谷
竹子中空的茎干象征着虚怀若谷的品质。它不仅能够吸收雨水,还能够储存空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竹子的象征意义告诉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学习和进步。
持久不变
竹子的茎干坚硬耐用,不易腐烂。竹子的象征意义告诉我们要保持持久的耐力和坚守初心的品质,不被外界的变化所动摇,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特魅力。
长寿安宁
竹子的寿命在几十年以上,且生命力顽强,适合送给长辈表达祝福。竹子一年四季为绿色,象征着活力满满、永葆青春。
正气阳刚
竹子在弯曲的时候也不会轻易折断,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正气阳刚的精神风貌。古人云:“不可居无竹。”所以竹子寓意着不屈不挠,刚直不阿、气节谦虚。
淳朴无私
竹子一身翠绿的颜色,从发芽就开始没有别的颜色,简约朴实、素面朝天。不像开花的花朵,花朵虽然娇艳,但只能维持数天,竹子终其一生都是青翠繁盛。此外,竹子还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雨后春笋,美味佳肴不可或缺的食材;也可修筑成竹楼,做成竹床、竹椅、乐器;加工可成凉席、竹筷,织菜篮等;新鲜的竹叶可做竹叶粽子,而枯落的竹叶,晒干了可用来做柴火;竹根可做成美观雅致的竹雕、龙头拐杖或者精美的笔筒。
综上所述,竹子的寓意和象征丰富多彩,它们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和发扬这些美好的品质和象征意义。
竹,因身形修长而宁折不弯的独特气质,与梅、兰、菊并称为“国画四君子”;傲雪凌霜不改翠绿模样,因此又与梅、松一道被评为“岁寒三友”,自古以来便深受诗人们的青睐。
第一首要分享的是
唐代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感悟:王维之诗,因其唯美的画面感而令后人津津乐道,此诗更是其中的佳作。清凉的月夜中,诗人独自一人坐在茂林修竹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有明月相伴,竹风相依,又怎会孤独!
第二首: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感悟:一提到咏竹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一首。此诗出自“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一首绝佳的题画诗。在诗人的笔下,生长在石缝中的翠竹任凭风吹雨打,不改心中的坚定信念,令人心敬意。开头的“咬定”二字,尽显石竹的神韵与顽强的生命力;最后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不畏艰险,从容自若的精神面貌,称得上托物言志咏物诗中的佳作。
第三首:唐代刘禹锡的《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感悟:刘禹锡的诗文,多乐观向上,在劝慰自己的同时,也安慰了朋友与后世的读者。诗中的竹子随风飘摇恰似君子,不管身在何处都能生存下来,生命力何等顽强!说的是竹子,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纵使被馋言所误,也永远坚信“吹尽狂沙始到金”,即便在巴山楚水凄凉地待了二十多年,也依然相信“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四首:宋代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感悟:苏东坡的诗文,自不必说,景,情,理相互交融。诗人无疑是喜爱竹子的,故而才会化用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非常喜爱竹子,说出“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典故,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句子,以此来彰潜僧卓尔不俗的气质。
第五首:元代王庭筠的《绝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感悟:与泱泱大唐相比,元朝耳熟能详的诗歌相对较少,本诗不失为元诗中的佳作。一个“瘦”字,便将竹子清瘦的形象,诗词清瘦的风格道出,富有新意。竹影横斜,梅香浮动,此景自然令人心静,诗人缓缓进入梦想之际,皎皎月光却不能“下西厢”,似有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中语文作文备考训练:与时代相处的方式.docx
- 2025届高三语文12月份各地联考6套小题汇编(语用+默写).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文情境性理解性默复习技巧(附真题和模拟题训练).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一篇《百合花》覆盖小说所有考点.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传统”与“现代”.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央视经典语录+人民日报金句.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民日报》中的10个经典人物事例.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5则正反面素材的时评.docx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