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注:教育发展历程一般分为三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
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近代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只是一种
简单的教育活动。
原始社会教育特点:①非独立性。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
产中进行。②原始性。表现在教育内容简单(生产、生活经
验),方法单一(没有文字书籍,教育方法仅限于动作示范,
观察模仿、口耳相传等形式)。、③自发性、广泛性、无阶级
性、无等级性。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学校教育教育独
立。
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特征:①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手中工
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脱离。③学
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话。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奴隶社会学校教育规模扩大化,类型
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化。具有等级性、保守性和专制性。由
于封建社会是手工操作的小生产劳动,生产劳动者不需要通
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学校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脱离。】
中国代教育:
学校萌芽【五帝时期:据记载,公元前2700年,出现萌芽
状态的学校(成均和庠)
夏:已有学校的设置(设立于国都的序和设于乡里的校)。
序对奴隶主贵族进行教育;校对平民及奴隶进行教育。
商:已有正规的的教育场所。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对教育的要
求,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大学和小学)。瞽宗的大学的一
种,主要是对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礼乐教育。】
【】西周的教育制度
周王建立了一种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术官守”、
“学在官府”是其显著特征。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已经
比较完善,有国学和乡学之分。前者是建立在王城,规模比
较大,结构比较复杂,四面环水,又称为辟雍;后者建立在
诸侯国,结构简单,一面临水,又称为泮宫。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
春秋(公元前770-475)战国(公元前475-22
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春秋时期,周王朝依然存在,战国时期灭亡,产生五霸七雄
的纷争局面。
(春秋战国大转变,五霸七雄多战乱,诸之百家齐争鸣,社
会走向新封建)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养士之风盛行,各家各派都不同程度
的展开教学活动。
官学衰微的原因:①世袭制度是贵族不重视教育学习。“无
学则不害”②周王朝灭亡,“礼崩乐废”③七雄五霸,社
会动荡不安。“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私学兴起的原因:内容条件(学术下移。周王朝灭亡)
现实条件:学术下移促使养士之风盛行。
私学兴起的意义:①打破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使学校教
育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②打破了学术官守,官师一体
的的局面,使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③百家争鸣,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发展了教学方式。④积
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⑤
稷下学宫:是齐国一所管家举办,私人主持的高的高学府。
主张学术自由、学无常师,对教师异常优厚,对学生管理严
格。讲学、著书、育人和咨议是其主要教育活动。
两汉时期的教育制度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
思想专制的文教政策。儒家经术和才德成为选官依据。公元
124年,采纳董仲舒建议,设立太学,成为当时的最高教
育机构。东汉灵帝,设立专门研究文学艺术的鸿都门学。汉
代地方官学称为郡国学或者郡县学,其发展兴起于景帝末
年,武帝初年的“文翁兴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
设立与太学并列的国之学,北魏献文帝建立标志我国学校教
育制度开始的郡国学校制度,并设专门的学校,四馆(儒学
馆、文学馆、玄学馆和史学馆)
建立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又名九品分人制,
分为九个等级,由各州郡选中正再由中正确立人才的等级作
上交司徒府复核决定的政府选举官员制度。
隋唐时期的教育制度
隋朝重尊儒术,三教并重,选拔官吏实行科举制度。唐朝形
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
宋元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
宋朝时期,程朱理学兴起,经元明清发展成为国家的统治思
想。这一时期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就是四书、五经。宋代,
书院盛行著名的有六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
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茅山书院。明代,八股文成
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走向没落。
1905年,即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废除。
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