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试题历史学科

命题人:敬鹏超审题人:陈星烁郑州市郑开学校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成王年幼继位,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相成王为左右。“国人暴动”后,周厉王被国人驱逐,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政。这些事例可以佐证西周()

A,舆论风气左右政治走向B.政治蕴含氏族遗风

账C.君臣政治地位趋于平等

2.《南史》记载:“典签,本五品吏,宋氏晚运,多以幼少皇子为方镇,时主皆以亲近左右领典签,典签之权稍重……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大明年间(宋孝武帝年号),长王临蕃,典签皆出纳教命,执其枢要。典签职权的变化()

此——卷一-

此——卷一-不——

C.消除了南朝地方割据D.表明中枢行政体制逐渐完善

3,唐代宗年间,刘晏对第五琦的榷盐法进行了改革,把政府统购统销食盐的方法,改为政府在产地统购食盐,以榷价批发给商人,再由商人运往各处零售,将政府从繁琐的食盐运销事务中解脱出来。根据材料可知()

A.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发生动摇B.官府放弃了食盐专营的经济政策

C.改革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能D.食盐价格趋于降低利于改善民生

4.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时期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

赞普赤德祖赞。唐蕃的联姻()

A.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密切联系B.保障了西南边疆的长治久安

C.促进了民族间的互信与友好D.体现了民族政策的灵活多样

5.交子诞生后,宋代政府将交子引入西北用于异地兑付钞引。首先,商人将粮草运抵至西北地区,本地政府发给商人相应的交引,然后商人凭交引至四川兑付交子或铁钱,商人在支取交子后,不能在四川以外使用,只能赴川地使用。这一规定()

A.开启了川陕地区的经济联系B.扩大了四川地区交子的发行量

C.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D.促进纸币发行管理模式的革新

6.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出土了“王杖十简”,主要记载了“年七十受王杖”的诏书和殴击王杖主当弃市的诏令。1981年又相继出土“王杖诏书令”木简26枚,主要记载了关于尊敬老者和抚恤鳏寡孤独废疾等内容。汉朝的这些诏令()

A.浸润了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B.表明关注老幼成为社会共识

C.体现社会优抚政策系统完备D.源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7.唐宪宗时,陕西人梁悦因其父被秦杲所杀,选择复仇杀死了秦杲后主动投案自首。该案件在朝堂引起了分歧,有的大臣援引玄宗时类似案件,认为应该处死梁悦,而韩愈则认为梁悦一片孝心,应该宽大处理。最终唐宪宗免其死罪,只对其决杖一百,配流至循州。这表明唐代()

B.血亲复仇受法律肯定和支持D.朝堂议论决定司法审判结果

B.血亲复仇受法律肯定和支持

D.朝堂议论决定司法审判结果

C.礼法合一彰显儒家仁孝精神

高二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

A.处理刑事案件缺乏固定条例B.血亲复仇受法律肯定和支持

C.礼法合一彰显儒家仁孝精神D.朝堂议论决定司法审判结果

8.《全唐文》中关于两税法有这样一段记载:“自建中元年初定两税,至今四十年矣。当时绢一匹为钱四千,米一斗为钱二百,税户之输十千者,为绢二匹半而足矣。今税额如故,而绢一匹价不过八百,米一斗不过五十。”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两税法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稳定B.两税法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税制改革违背了赋税公平的原则D.赋税货币化加重了人民负担

9.有学者指出:“清末仓促废除科举而对长期准备应试者的命运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导致清朝政权社会基础的迅速崩解。一个负责任的理性的政府在这样重大的废制面前,不应如此草率和忙乱。”材料意在说明,晚清废除科举制()

A.已经不适应局势的发展B.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C.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是一种不负责不理性的行为

10.下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