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dfVIP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

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4课《诗词三首》中的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

一首描绘中秋月夜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教材提供了作者简介、注释、

作品赏析等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2.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对

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力。然而,苏轼的诗词风格独特,可能对学

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

容、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核心素养

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

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汉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如理解诗句中的关键

词语、短语,以及运用这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分析诗句,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

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如理解诗人的创作思路,分析诗句中的隐喻、

象征等修辞手法。

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的优美诗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尝试模仿、创

作类似的诗词。

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和中秋文化的深厚内涵,进

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内容、结构、

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运

用这些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讲解诗句的内容、结构、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

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诗句中的难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练习法:学生模仿、创作类似的诗词,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和

审美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诗句的意境、朗诵等,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中秋月夜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和描述月夜的美

景。

2.教师引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询问学生是否了

解这首诗,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原名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

家、书画家、诗人、词人。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散文等多种体

裁,代表作品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苏轼的诗歌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散文则出入自如,议论畅达;词作则以豪

放、婉约两大流派的融合为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词作,写于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在密州(今

山东诸城)担任太守。由于他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

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请求调任到离其弟弟苏辙较近的

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然而,在密州任职期间,这一愿望仍

无法实现。

在中秋节这个特定的时刻,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胞弟苏

辙分别已有七年未得团聚。面对一轮明月,他心潮起伏,借酒消愁,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在词中,苏轼以中秋明月为背景,表达了对亲

人、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抒发了词人由心

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充分体现出苏轼独特的豪放与

婉约相融合的艺术风格。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诗歌,注音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解疑并讲

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逐句翻译如下:

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翻译:在丙辰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9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