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复习讲义课件- 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docxVIP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复习讲义课件- 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复习目标】

1.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把握各阶段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社会价值。

【基础梳理】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时期

概况

特点

原始社会

夏商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逐渐形成

1.本土性:起源与发展根植于本土,形成了独特的品格。

2.多样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城广阔。

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當,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春秋战国

华夏文化认同,中华文化的奠基

从汉朝起,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隋唐

儒释道融通,玄学盛行,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元

理学的兴起、发展。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明清

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康雍乾时期,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伦理观: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敬天保民”“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义: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然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意义: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家国观:提倡爱国,有爱国情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意义:有利于提高责任感、使命感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人才观: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意义: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生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意义:有利于提升道德修养和人生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处世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意义:作为人们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1.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维系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现实价值:蕴含深刻的政治智慧和价值评断标准,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②为彰显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真题模考】

1、(2023海南卷,4)“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2、(2023北京卷,1)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A.重视选贤任能 B.尊重个性自由

C.强调多元互鉴 D.注重仁义道德

3.(2023.6·浙江高考·2)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D.“兼爱”“非攻”

4.(2024·浙江高考·17)南宋陈亮为学“俱以读书经济为事,嗤(嘲讽)空疏随人牙后谈性命者,以为灰埃”,世人“以为此近于功利,俱目之为浙学”;叶适指出“(士、农、工、商)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锦末厚本,非正论也。”明代王守仁认为“四民异业而同道”,明末清初黄宗羲进一步提出“工商皆本”。这些学者的理念()

A.挑战了封建的纲常伦理B.反映士农阶层地位逐步下降

C.促使重农抑商政策转变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务实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