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复习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pptx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复习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ppt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课标解读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的相互影响。冷战含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知识梳理(一)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材料二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杜鲁门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斯大林材料一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沈志华《冷战五书》(1)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2)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严重冲突、社会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的对立。

二、知识梳理(一)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2、表现项目美国措施苏联应对政治1947.3杜鲁门主义1947.9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8.4马歇尔计划1949经互会军事1949.4北约1955.5华约地缘政治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1949年德国分裂。杜鲁门宣布世界分裂为自由民主与极权主义两个对立的营垒,被视为冷战开始的标志,目的在于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称霸世界。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淡化了意识形态,目的在于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控制,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实现称霸世界战略。

二、知识梳理(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①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②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1)特点(2)表现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时美苏坦克对峙的场景1961年柏林墙修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冷战双方在处理危机时进行自我控制,通过谈判解决危机,谨慎处理,避免升级为战争

二、知识梳理(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2、多极力量的成长(1)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2)日本经济的“起飞”联合的欧洲早在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时,佐廉政府就提出了“过渡到政治大国”的口号。进入80年代,日本把谋求政治大国作为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战后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额的比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西方世界形成了日、美、西欧三足鼎立之势。

二、知识梳理(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2、多极力量的成长(1)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2)日本经济的“起飞”(3)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4)第三世界的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和非集团化原则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两弹一星

二、知识梳理(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3、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匈牙利十月事件▲中苏关系恶化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波兰波兹南事件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治】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经济】爱德华?卡德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所有联合企业和合办事业中,苏联专家,即居领导地位的苏联人独揽大权,而我们的甚至连认真查阅这些公司的账目的权利都没有,更谈不上审阅这些公司的技术和经济方针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感到我们不仅被排挤到一边,处于依赖苏联伙伴的地位,而且在经济上受到剥削”。中苏关系的破裂

二、知识梳理(三)两极格局的瓦解(1)美苏敌对(1979—1985年)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②美国大搞军事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2)美苏缓和(1985年以后)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3)中苏关系变化: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冷战变化: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