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根菜类蔬菜的共同点--第1页
根菜类蔬菜的共同点
根菜类蔬菜是指以植物变态的肉质根或块根为主要食用部位的
一类蔬菜。其中包括萝卜、胡萝卜、芜菁、芜菁甘蓝、根芹
菜、美洲防风、根菾菜、牛蒡、婆罗门参、菊牛蒡、法国菊牛
蒡、黄花蓟、根香芹和根用泽芹。1.萝卜萝卜是十字花科萝
卜属,二年生草本,根菜类蔬菜。肉质根供食用,嫩叶和嫩芽
也可入蔬。大型的萝卜又称中国萝卜,原产于我国。它是由
根部欠发达的野生种培育而成的。其悠久的栽培历史,可以追
溯到周代。现在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并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
种根菜。三千多年以来,人们依据其食用器官的形态特征、
栽培特性、品质特点,以及相关人物特色等因素,再结合运用
摹描、拟物、比喻、贬褒、谐音、音译,或借用方言等构词手
段,先后命名了50来种不同的称谓。萝卜在上古、中古和近
世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在上古时期,我国的蔬
菜常用单音字来命名。那时萝卜被称为“芦”,也可以写作
“庐”。我国先秦古籍《诗经·小雅·信南山》记载:“中田
有庐,疆埸(音易)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经郭沫若
先生研究,诗中的“庐”指的是芦菔,也就是今天的萝卜,详
见《十批判书》。这句诗的大意是说:田里长着萝卜,地头种
着瓜果。把它们整修、腌渍加工,然后敬献给祖先。为什么叫
根菜类蔬菜的共同点--第1页
根菜类蔬菜的共同点--第2页
作“芦”或“庐”呢?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称:
“芦,芦菔也。……从草,卢声。”又说,“卢”指“饭
器”,它的籀文写作“”。古时“卢”又与“庐”相通用。繁
体的“廬”是由“广”和“盧”两字上下加合而成:在一个建
筑物里面备有盛饭的器具,这就组成了古代简易的家居即房
屋。由于萝卜的肉质根很像饭器和房屋,所以比照它们把萝卜
“从草从卢”称为“蘆”,简写作“芦”;然后又借用通假、
谐音的手法称作“廬”,并简写作“庐”。到了秦汉时期,
《尔雅·释草》则把单音节称谓的“芦”变成双音节的“芦
肥”。进入汉代,人们又采用谐音的手段把“芦肥”衍生为芦
菔,或写成“芦服”。比如范晔在其所著的《后汉书》里讲过
这样一则故事:在西汉末年的政权更迭时期,有数百名宫娥长
期被困在长安城内的宫殿群落里。她们只能依靠挖掘庭院中的
芦菔根度日。其中的“芦菔根”指的就是芦菔。后来,魏征的
《隋书》中又记有青州总管张威因家奴贩卖“芦菔根”而犯罪
的事件,由此可以推断我国以芦菔为正名一直沿用至隋代。
唐代也就是我国中古时期的末叶,芦菔音转变成为“莱菔”。
“莱菔”的称谓始见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问世的《新
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从此以后“莱菔”的称呼又成
为了正式名称。有时也会写作谐音的“莱服”或“来服”。
莱菔后又音转变成“萝蔔”。“蔔”音“福”。“萝蔔”的称
根菜类蔬菜的共同点--第2页
根菜类蔬菜的共同点--第3页
谓在唐和五代时期还只是一种俗称,元代以后诸如《农桑辑
要》和《农书》等农业经典著作都把它列为正式名称。到了明
代,得到李时珍(1518—1593)确认后,一直沿用下来。南北
各地还利用其谐音或方言称之为“萝蔔”“萝葡”“罗
蔔”“罗服”“劳蔔”“萝瓝(音博)”“萝瓝瓝”“萝
贝”“萝北”或“萝白”。而现今世人所采用的正式名称萝
卜,则是“蘿蔔”的简体字形所书写的称谓。除去正式名称
之外,历代还有不少的别称。古代因其植株耐寒有如松柏,祖
国各地曾以“楚菘”“秦菘”“温菘”或“紫花菘”等称呼称
之。因其肉质根长得吓人,人们又称其为“突”或“雹突”,
其中的“雹”与“蔔”谐音,也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