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优质教学设计--第1页
23梅兰芳蓄须(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蓄、迫”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1.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4.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课
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音乐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戏曲,(出示音频)大家先来听
一听,然后随便来谈一下。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噢,对了,是京剧,京剧是(1)
我国的国粹,现在全世界人们都非常喜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国粹戏曲大师,
他是谁呢?——梅兰芳
师:美国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扬评他为:“最完美的艺术家”、“一
第1页共1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优质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优质教学设计--第2页
位登峰造极的专家”。
师:旅居苏联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说:“除了一两个喜剧演员外,西方有
哪一位演员能比得上梅兰芳!”
师:从这些名人的评论中,你感受到了或知道了什么?
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他,一起用心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伟大的人物,
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来共同学习《梅兰芳蓄须》(板书:《梅兰
芳蓄须》)
【设计意图:戏曲轻松导入本课,让开课不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望。】
二、梅兰芳介绍(2)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
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
和胡二庚学花旦。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
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
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全册) .pdf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质教案 .pdf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故事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完整版722525044.pdf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完整版722526460.pdf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比喻句 .pdf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爬山虎的脚》教案及教学反思.pdf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教案 .pdf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秀教案 .pdf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含答案)16 风筝 .pdf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提升练习及答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