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和社会》示范课教学PPT课件(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1).pptx

《自然界和社会》示范课教学PPT课件(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人7

②人类开始饲养牲畜③人类开始种植庄稼

人类在不断征服自然界

①人类刀耕火种的时代

导入

导入

上面图片显示人类每一次对大自然的征服,都遭到了自然

界的报复。这一理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人类认知这一规律的过程是漫长的,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早在19世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就已经提出了这一观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恩格斯的这篇文章《自然界与社会》。

胚胎(pēi)

枞树(cōng)瘰疠症(luǒ)

蠕虫(rú)

荒谬(miù)

繁殖(zhí)

贮藏(zhù)枯竭(jié)

读准字音

①妨碍:干扰、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②繁殖: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③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④缩影:比喻能代表同一类型特征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⑤陶醉:表示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理解词义

颜习

⑥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

想猜测之外。

⑦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⑧贮藏:储藏起来。

⑨枯竭:干涸;断绝;缺乏,消失。

⑩荒谬:荒唐,非常离谱,非常不合情理。

理解词义

颜习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

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军事理论领域造诣很深、建树卓著。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军事理论遗产和总结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战争、军队、军事学术和军事史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

检香习

1.文章第一自然段论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以动物为例,论述了动物改变环境,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动物。从而提出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作者在论述时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并且用了大量事例来充分论述观点的正确性。

合探究

2.动物在消灭某一地带的植物时,与人有什么不同?

动物不明白它们是在干什么,而人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腾出土地播种五谷,或者种植树木和葡萄,他们知道这样可以得出多倍的收获。从这一点上看,人与动物就有了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动物消灭某一地带的植物主要是为了生存,而人却有了某种程度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消灭这些植物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收获,这种目的性是功利的,同时,也是人

类智慧的一种完美体现。

探究

探究

3.作者说:“动物是有能力作出有计划的,经过事先考虑的行动的。”那么动物与人又有怎样的区别?

作者认为,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来支配自然界。

4.如何理解“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请举例说明。

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征服后的所谓

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这样或者那样的报复。例如希腊人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后来却变成了不毛之地。又如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也传播了瘰病症。对矿山的过度开采,对煤炭无节制的挖掘,必然导致地震灾害。

探究

人类社会源于自然界,又区别于自然界,两者有本质上的区

别,两者都有各自的个性、都有各自不同质的运动方式。自然界中的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自发的力量起作用,根本不需要人的参与。如:四季轮换,天体运行,昼夜更替等等。而人类社会规律要通过认识、再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的加工

过程,这个过程是人们有目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探究

5.从本文看,我们应如何理解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恩格斯在文中通过大量的事例论述了自然界与社会

二者的辩证关系,雄辩地告诫人们对自然的胜利不一定就是好事,有时还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这与今天的保护环境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主题感悟

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较大较抽象的哲学问题,但

是恩格斯却论述得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究其原因,就是运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例如山羊、食虫植物、狐、蠕虫、毁灭森林、栽种马铃薯等等,这些事例增强了论证力,把道理论述得非常清楚。

技法借鉴

【赏评】这篇散文通过叙写旅途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古老沧桑、

历经灾难而一直默默奉献的土地的热爱、赞美和由衷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所带来的土地屡遭分割、日渐萎缩的担心和忧虑。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最后一段照应前面的内容,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88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