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用药规律.pdfVIP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用药规律.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用药规律

赵志恒;穆超超;张赫然

【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中药物的使用规律,

探讨陈实功治疗肿疡的用药特点及其治疗肿疡病的学术思想.方法:基于Excel统计

《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使用的所有药物并建立数据库,对数锯库中的数据进行标

准化处理后继以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肿瘤主治方共32首,方中药物共计

126味,其出现频次在3次以上的有28味,如甘草、当归、白芷、黄芪、川芎、白

芍、人参、乳香、陈皮、金银花、大黄、皂角刺、茯苓、姜、没药、羌活、穿山甲、

雄黄、连翘、天花粉、轻粉、白术、木香、朱砂、独活、黄芩、防风、赤芍,且肿

疡方中常用药对功用多以补益中州、建护脾土为主.结论:体现了陈实功“治疮全赖

脾土”的学术思想.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8(024)006

【总页数】4页(P832-834,859)

【关键词】数据挖掘;《外科正宗》;肿疡;甘草;当归

【作者】赵志恒;穆超超;张赫然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天津市

公安医院,天津30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

《外科正宗》全书载方颇多,是集唐代以来外科方药大成之作,为陈毓仁于明万历

年间编纂而成。全书总将中医外科疾病分为“肿疡”和“溃疡”两大类,其用药独

具特色,强调“治疮全赖脾土”,认为“痈疽虽属外科,用药即同内伤”。其中

《肿疡主治方》部分载方32首,此篇所论“肿疡”涵盖了诸多未破溃的中医外科

类疾病,如痈疽、发背、脑疽、对口、疔疮、流注等,并强调“软漫不作脓,及不

腐溃者,阳气虚也,壮脾胃、助阳气”,可见陈毓仁认为肿疡因于“脾胃虚弱、阳

气衰弱”。笔者进一步理解为在诸般因素损伤脾胃功能之后,人体气血化源受阻,

气弱则血运无力,血虚则气无所附,于此恶性循环互相交结影响,于身体某处发生

气血瘀滞不通发而为肿的现象。所载32方中的药物使用存在诸多规律,笔者尝试

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中所载药物进行数据分析,以窥其

处方用药之妙,其方法及结果如下。

1数据来源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笔者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外科正宗》[1]作为主要挖掘对象,

对《肿疡主治方》论中所载32首方剂中的药物进行数据搜集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整理归纳、筛查不同方剂的组方信息后形成原始数据库,并对原始数据库中因不同

炮制方式或使用部位的不同而名称各异的中药进行名称的统一,如“生姜”“煨

姜”“军姜”统一标记为“姜”,“当归尾”“当归身”“全当归”统一标记为

“当归”,“甘草节”和“炙甘草”统一为“甘草”,以完成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2数据统计结果

2.1药物使用情况

表1显示,肿疡主治方32首,涉及药物126种,共计320频次,其药物使用频

次在3次以上的有28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确定药物的性味归经,

数据处理后得出药物的出现频次和使用频率。

2.2药物分类归经

表2显示,参照《中药大辞典》[3]将以上28味药物按照功效进行分类,可分为

补虚、解表、活血化瘀、理气、泻下、利水渗湿、化痰止咳平喘、祛风湿、清热、

安神、拔毒化腐生机、攻毒杀虫止痒12类。设置频次大于1为频繁规则,则纳入

频繁规则项的有5类药物,分析这5类药物的类别和归经,可发现补虚类、归脾

经的药物使用居于首位。

表1《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频繁使用的药物编号药名性味归经频次频率(%)01

甘草甘、平心、肺、脾、胃1959.3802当归温、甘、辛肝、心、脾1753.1303白

芷辛、温胃、大肠、肺1134.3804黄芪微温、甘肺、脾1031.2505川芎辛、温肝、

胆、心包1031.2506白芍微寒、苦、酸肝、脾928.1307人参微温、甘、微苦脾、

肺、心、肾825.0008乳香辛、苦、温心、肝、脾825.0009陈皮苦、辛、温肺、

脾721.8810金银花甘、寒肺、心、胃721.8811大黄苦、寒脾、胃、大肠、肝、

心包618.7512皂角刺辛、温肝、胃618.7513茯苓平、甘、淡心、肺、脾、肾

515.6314姜辛、微温肺、脾、胃515.6315没药辛、苦、平心、肝、脾

515.6316羌活辛、苦、温膀胱、肾515.6317穿山甲咸、微寒肝、胃515.6318

文档评论(0)

176****56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