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将心比心句子赏析 .pdfVIP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将心比心句子赏析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将心比心句子赏析--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将心比心句子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将心比心》句子赏析

其一:“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

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

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

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这就说明,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

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表达了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其二:“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

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

鼓励。〞

同样,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文中

的那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

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

整篇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力。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

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

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将心比心》课文探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术思想的一条重要的人

际交往原那么,其含义大致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要求别人接受;对

于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

仁爱思想的一个具体表达,孔子对此也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说:“出门如见大

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个观点

虽历数千年而不衰,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原那

么被我们所采信接纳并广泛应用于自己的交往活动和实践之中。

从人际交往的角度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在于,它通过对自

第1页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将心比心句子赏析--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将心比心句子赏析--第2页

己所认为的不合理的欲望和要求加以约束的形式,使别人乐于接受自己,形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防止冲突。具体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

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事,如果自己不愿

意,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我们不愿意被偷、被抢、被杀,所以,我也不能

对他人做这种事,衡量的标准当然是自己、是自己的“不欲〞。孔子提倡人们

通过换位思考的形式,了解别人的欲望和需要,从而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欲而损

害侵犯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最终的目的是到达社会的和谐,人

与人能够和睦相处。任何个体都是社会中的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建立一

个和谐的社会,其实也就是在保护自己,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自己。

诚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多换位思考,多考虑、理解别人的感受,但也

正是换位思考这个角度上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观念本身有一定的

缺陷。对此可以做以下的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身隐含着一个价值的设定就是:自己不喜欢

的,别人也一定不喜欢,所以我们不要求别人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但这个

价值前提很明显是靠不住的。我们根据经验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己所不

欲〞的东西,就是说自己不喜欢的,别人未必就“不欲〞,就一定不喜欢。这

样一来,“己所不欲〞命题实际上包含了以下三种可能,其一是:自己不喜

欢,别人也不喜欢;其二,自己不喜欢,但别人喜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6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