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7课百家争鸣知识点总结
【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思想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理解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
【知识梳理】
一、老子和《道德经》
1、简介: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
2、主张成就
(1)核心思想“道”:“道”的地位: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
(2)行事主张:人们应顺应事物内在规律行事。
(3)辩证思维: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事物有对立面且能相互转化,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
(4)处世主张:安于柔弱地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5)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概况: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山东),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2、主张成就:
(1)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提出仁者爱人,即有同情心和爱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当时的社会政治秩序。
(3)教育:①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②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育原则和方法。
(4)文化: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3、影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三、百家争鸣
1、背景:①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制度逐步确立。③私学兴起,学术思想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
2、含义: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既展开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3、代表
学派
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荀子》
主张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道家
庄子
《庄子》
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后被秦始皇采用)
兵家
创始人孙武(春秋)作《孙子兵法》,奠定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战国孙膑继承创新发展。
4、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拓展延伸】
百家争鸣的形成条件:
(1)经济上: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上:旧制度逐渐瓦解,新制度逐步确立。
(3)社会上:诸侯兼并,竞相招揽人才。
(4)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才。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的体现: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道家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易误警示】
1、老子和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而非战国时期,他们不属于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家。
2、《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但记录了孔子的思想。
3、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的“仁”的继承与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知识点总结.doc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知识点总结.pdf
-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知识点总结.docx
-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知识点总结.pdf
-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总结.docx
-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总结.pdf
-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知识点总结.docx
-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知识点总结.pdf
- 第7课 百家争鸣 知识点总结.pdf
-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总结.docx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