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5年第12期水利规划与设计规划战略
·12·
DOI:10.3969/j.issn.1672-2469.2015.12.006
提升淮安市水利规划工作质量的几点建议
罗静1,皇甫全欢1,赵伟2
(1.江苏省淮安市水利规划办公室,江苏淮安223005;2.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江苏淮安223005)
摘要:水利规划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前期工作。通过分析淮安市水利规划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提升淮安市水利规划工作质量的几点建议,以服务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水利规划;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212.2文献标识码:A
水利规划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前期工作,也是水利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水利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建设方针和水利规划基本目标,考虑各方面对水利的需求,研究水利现状、特点、探索自然和经济规律,提出治理开发方向、任务、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安排水利建设计划并指导水利工程设计和管理。在当前水利基础建设面临大好机遇的形势下,在淮安水利迈向“十三五”,实现“河清湖晏、淮水安澜、生态水城、美丽淮安”的具有淮安特色水利现代化愿景的征途上,水利规划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淮安水利事业的发展。
1淮安市水利规划工作现状
淮安,江苏省辖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1万 km2的国土面积,承接着淮河上中游15.8万km2的来水,全市有80%的国土面积处在设计洪水位线以下,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淮安是运河之都、生态水城,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水利工程众多、种类齐全,其总体布局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形象概括,即“一堤、二道、三景、四枢、五湖、六河、七电站、八灌区、九泵站、十涵闸、百座水库、千里堤防、万座水工建筑物”。
淮安水利规划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以来,经历以防洪工程,除涝、灌溉工程,改土治水、除涝防渍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除险加固和扩大洪水工程以及淮安特色水利现代化等规划为主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淮安市水利部门更加积极探索水利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按照“政府主导、
文章编号:1672-2469(2015)12-0012-02
部门联动、专家领衔、科学决策”的规划方法,逐步充实完善,形成了以“三级两类”为基本框架较为完整的淮安市水利规划体系。淮安市近年编制完成的发展规划有《淮安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等;综合规划有《淮安市渠北地区水利规划》等;专业规划有《淮安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淮安市水系规划》《淮安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
在规划的引领下,淮安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修建了流域性河道10条,河道总长度约500km,堤防总长1000km,中小型水库126座,大中小型水工建筑物10万余座,大型灌区8个,有效灌溉面积33.33万hm2。初步建成了以流域性防洪工程为依托的市域防洪工程体系,以骨干排涝河道和排涝泵站为主的区域排涝工程体系,以洪泽湖蓄水为主、抽江水补给和中小水库为辅的水资源供给体系,以大中型灌区为主的农田灌溉工程体系,防洪标准近期接近百年一遇。
2淮安市水利规划工作存在问题
虽然淮安市水利规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实现水利基本现代化、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
(1)规划程序不规范。水利规划一般分为前期研究、任务立项、工作大纲制定、规划编制、审查
报批、规划实施、评估修订等阶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前期调研不足,分析论证不充分等情况,有的没有立项即开展规划编制,有的未按规定作者简介:罗静(1981年一),女,工程师。
规划战略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年第12期
·13
选择合适的规划编制单位,编制过程的协调和管理不足,轻视规划实施,缺少规划后评估环节。
(2)规划质量不高。自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以来,淮安市加大水利建设力度,持续保持高位投入,每年完成水利投资超30亿元。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难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研究不足,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也缺少足够的认识,只忙于眼前的工程项目,没有对水利规划和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进行充分研究。水利规划的编制往往前期调研不足,基本资料的搜集不充分,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研究论证不足,规划方案也出现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