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蝙蝠和雷达》类文拓展阅读题及答案.pdfVIP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蝙蝠和雷达》类文拓展阅读题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蝙蝠和雷达》类文拓展阅读题及答案--第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蝙蝠和雷达》类文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

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

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

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

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

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

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

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

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

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3-6年级)》2016年第2期)

1.解释词语。

声名狼藉:

别具匠心:

2.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这

和文章前面一句相呼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蝙蝠和雷达》类文拓展阅读题及答案--第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蝙蝠和雷达》类文拓展阅读题及答案--第2页

4.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参考答案】

1.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

思。

2.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

3.B

4.示例: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飞行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

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

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

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

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

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

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

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

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

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

文档评论(0)

182****08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