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代汉语》课件——【思政元素】追寻唐诗的声韵之美.pptxVIP

《现代汉语》课件——【思政元素】追寻唐诗的声韵之美.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汉语

思政育人案例

追寻唐诗声韵之美

目录01.“格调”论的流行02.“神韵”论的产生

01“格调”论的流行李东阳可以说是明代以“格调”论唐诗的第一人,他偏重于从格律与声调的关系来论说唐诗,非常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但“格调”一词并非李东阳首创,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被大量使用了。它原为音乐术语,在宋代被用来形容诗歌风格。如王禹偁的《和庐州通判李学士见寄》之二:“庐江地近音尘断,何逊诗来格调清。”王令的《谢几道见示佳什因次元韵二首》其二:“清新格调空吟讽,猥冗言辞自咄嗟。”都是以格调形容诗歌风格的清新。

01“格调”论的流行李东阳关于“格调”说最有名的论点是:“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费侍郎廷言,尝问作诗,予曰:‘试取所未见诗,即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李东阳论诗强调“具耳”和“协音律”的重要,认为要识诗的“格调”,须用耳目辨声色,诗之“调”指诗歌的声响、音调,要用听觉去感受。

01“格调”论的流行以声乐论诗而重格调,与推崇“盛唐之音”的格高调响不无关系。李东阳认为李、杜诗歌之所以高于其他诸家,就在于他们的乐调使用得当。他说:“陈公父论诗专取声,最得要领。潘祯应昌尝谓予诗宫声也。予讶而问之,潘言其父受于乡先辈曰:‘诗有五声,全备者少,惟得宫声者为最优,盖可以兼众声也。”明确提出作诗要以宫声定调。诗歌的声律格调并不容易把握,不仅异代不同声,同代之调也因作者、因地域而异。

01“格调”论的流行唐代格律诗的形成和定型,使近体诗的声调与古体诗不尽相同。李东阳说:“古诗与律不同体,必各用其体,乃为合格。然律犹可间出古意,古不可涉律。古涉律调,如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红药当阶翻’,虽一时传诵,固已移于流俗而不自觉。”古诗不拘平仄、不讲对偶,其声调由自然的声音语气构成,而近体诗的声调则有格律为规矩。

02“神韵”论的产生早在“格调”说正流行的明嘉靖、隆庆年间,已经有人拈出“神韵”来论诗了。胡直《西曹集序》说:“伯承重气骨,喜瑰壮语;予以气骨尚矣,而神韵先之。譬人之生有颀然魁硕、鸷飙虎视、叱咤风雷者,至扣其计画无所之,则何取焉?假令志意摧三军,智勇饶王公,虽身不七尺,或状类女妇,子其乌可尠哉!是故人不专颀硕,贵在神智;诗不专瑰壮,贵在神韵。虽然,世之语神韵者希矣。”

02“神韵”论的产生“神韵”体现的是诗歌的生命精神,讲究气韵生动,是诗歌最精华的部分。胡应麟《诗薮·外篇》说:“诗之筋骨,犹木之根干也;肌肉,犹枝叶也;色泽神韵,犹花蕊也。筋骨立于中,肌肉荣于外,色泽神韵充溢其间,而后诗之美善备。犹木之根干苍然,枝叶蔚然,花蕊烂然,而后木之生意完。”他以为诗有“神韵”,才有盎然生意,也才有美感可言。

02“神韵”论的产生神韵是超越形迹的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是流走于意识空间的审美兴趣;面目局限于体格声调,愈规范愈滞于形迹,以至于无美感可言。具有“神韵”的唐诗,包含言外不尽之意而有兴象玲珑之美。胡应麟说:“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中唐遽减风神,晚唐大露筋骨,可并论乎!”无迹可寻只是讲看不到形迹,并非是一片空无,诗歌超拔的兴象风神不能完全脱离体格声调,格律是唐代近体诗的律髓。

02“神韵”论的产生诗之“神韵”是诉诸直觉的幻美,犹如空中之音、镜中之花,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故唐诗的“兴象风神”要靠妙悟去心领神会。胡应麟说:“汉、唐以后谈诗者,吾于宋严羽卿得一悟字,于明李献吉得一法字,皆千古词场大关键。第二者不可偏废,法而不悟,如小僧缚律;悟不由法,外道野狐耳。”格律声调与风神情韵的完美结合,蕴含着唐诗美典悦耳赏心的奥秘。

参考文献张毅.追寻唐诗的声韵之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感谢您的欣赏

文档评论(0)

青柠职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业10年,专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