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ppt-人教课标版.ppt

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ppt-人教课标版.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莫高窟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与本文密切相关的历史背景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系我国艺术的一大宝库,也叫“千佛洞”,属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从敦煌掠走5箱写本,两次共掠走遗书、写本1万余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精品,掠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又用特制的化学胶液,黏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与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是损失。

这一切大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道士王圆箓有关,可是宝物损失背后酿成整个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却不得不让人深思。

知识卡片:敦煌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敦煌石窟、敦煌遗书和敦煌史地(实即丝路史地)三大领域。

请齐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印象中的王圆箓是什么样的?请找出文中的语句。

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什么?作者又如何看待他的?找出文中的语句。文章各个部分写的是什么?第一部分: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文章各个部分写的是什么?第二部分: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请阅读第三部分的最后四段,看看作者想如何对待这些敦煌宝物?明确:一、拦住他们的车队。二、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王发现藏经洞后中国官员:王圆箓:外国冒险家:外国学者:作者驳斥:文章各个部分写的是什么?第三部分: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1.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3.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恨+实干=成绩↓世界公认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文章各个部分写的是什么?第四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

文档评论(0)

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