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

  1. 1、本文档共1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认识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主要内容:第一节认识与实践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主体的主要形式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类主体(二)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名人名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名人名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可知论:承认认识对象是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理论。它认为在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能被认识的东西。可知论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也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不可知论对认识的回答不可知论:认为认识对象不能被我们认识或不能最终被我们认识的理论。他们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并科学地说明了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2、马哲以能动反映的观点从根本上驳倒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指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人与世界相统一的基本环节。1、感性认识知觉表象2、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表现为:(1)主体的价值观、目的和要求影响着感知活动的方向(2)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着感性认识的深度与水平(3)感性认识的结果要用理性形式表述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因素,表现为:(1)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对象(2)理性认识要以感性形式为物质外壳来表现4、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认识和再认识,才能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形成完整、正确的认识。(1)对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的属性,绝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条件性。(2)统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1、它是批判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思想武器。形而上学真理观的两种表现:绝对主义真理观: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2、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采取既坚持又发展的科学态度。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也认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的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来证明待证命题的思维过程,是探索和论证真理的一种重要手段。(2)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经验由特殊上升为普遍;为某些命题提供理论证明。(3)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不能代替实践标准:逻辑证明的前提及其正确性依赖于实践;逻辑证明的法则来源于实践;逻辑证明的结论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检验。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1、“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2、价值的特点(1)价值具有客观性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总是为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所制约,这是理解价值客观性的关键。其次,满足人需要的对象是客观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价值必须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这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是客观的。价值的特点(2)价值具有主体性首先,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其次,主体的创造性鲜明地体现了价值的主体性。主体的创造性表现为:其一,主体发挥客

文档评论(0)

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