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农村小学特色课程建立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相关的教育现状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整个国民教育中
处于重要地位。加强作为课程改革重要组成局部的农村小学特色课程
开发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课程理论的深化,为农村根底教育课程研究提
供新思路,而且可以为农村地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农村实用人
才提供参考。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优
势,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就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开展要求,就很难
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特色课程符合学校实际,表达地域特征,涵丰
富,可持续开展。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
特色,效劳于我们的培养目标,为学校的持续开展注入了活力。
〔二〕、拟实施的教育改革任务与教育现状间的差距或矛盾
1、利用外乡资源,开展农村小学特色课程研究是落实素质教育的
极好途径。由于国家及地区课程开发的绝对主体是国家、地区课程管
理者和课程或学科专家,课程决策不可能使课程多层次、多途径、全
方位地满足社会开展和每个学生个性开展需求。同时,国家课程畴的
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开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
会高速开展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是当今学生
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开设开展学生身心素质、
..word.zl
-
-
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学生
们具有上述能力的个性化开展开设校本课程。可以说,满足学生个性
开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功进展
课程改革,其中关键一点是要看学生是否在课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开
展,要看学生在积极主动学习中是否有个性的培养。
2、利用外乡资源,开展农村小学特色课程研究符合我国根底教
育课程改革开展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
置,课程资源被认为是规性的教学容,而这种规性的容又是按照学科
编制的,教师无权也没有必要对课程进展深层次思考,只能在课堂教
学中忠实地传授既定学科容,教学蜕变成纯粹“教教材〞的过程。这
样,课程不知不觉走向了孤立、封闭与萎缩,走向繁、难、偏、旧。
教学容的惟一性,使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难以发挥,教学容的呈现
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也难以发
生有价值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
伐日益加快,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方案,按照这一方案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
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
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
理政策。?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
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方案,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
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
程三局部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
..word.zl
-
-
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
3、利用外乡资源,开展农村小学特色课程研究是21世纪我国高
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社
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大批
既拥有科学素质又具备较高水平的人文素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学科
课程有助于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学科课程使学术知
识受重视,情感知识、体验知识往往被无视。有时还会发生教育与生
活对立的现象。对地方性知识的无视,对那些与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