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本地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结题报告.pdfVIP

《开发本地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结题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

《开发本地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结题报告

主持学校:湖北省松滋市西斋小学

课题组学术委员:

课题主持人:向勇

通讯地址:湖北省松滋市西斋小学

邮政编码:434216

联系电话:0716592471

E-Mail:szwslgq@163.com

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顾问:

课题学术委员:

课题主要负责人:向勇

课题执行负责人:李广琼、肖忠勇、邓小军

课题组成员:向勇、肖忠勇、李广琼、

邓小军、陈小燕、罗世引、

郑丹燕

目录

一.课题结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成果(见附件)

(一)教师论文案例集

(二)校本教材

1.《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2.《小学古诗文精粹颂读》

(三)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四)音像、数据资料

1.综合实践活动视频资料

2.对比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五)获奖情况

湖北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

《开发本地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结题报告

(课题批号:)

湖北省松滋市西斋小学课题组(李广琼执笔)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具有主动学习精神、发展创新思

维和创新才能,成了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为适应世界教育发展

的潮流,我国的教育改革逐步趋向现代化、国际化。长期以来形成的

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它既不能解

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又不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学校的优势和

办学积极性,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

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程计划框架,从宏观

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一方面新课程方案中的

校本课程实施缺乏可操作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身边的地方教育资源

大量闲置,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太少。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

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利用,在于使课

程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那么,我们开发和利

用本地课程资源可以采用哪些可能的途径与方法?如何借助课程更

好地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的

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校位于湘鄂交界处的风景胜地——洈水,这里自古就以其独

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享誉荆楚。自2000年始,我校依托洈水资

源,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些

初步的尝试,但在深度、广度和效度上的着力还远远不够,没有形成

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开展《开发本地课程资源,培养

学生创新素质》这一课题的研究,为我校深入践行新课程理念,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该课题的研究既贴近“新课改”目

标,又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既能促进国民基本素质的提高,挖掘

师生的创造潜能,又能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使生命价

值得到最大实现。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

来审视学校教育。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型

个性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

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文档评论(0)

130****39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