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新工科新设计·”人
才培养教学体系与实践研究
作者:***
来源:《设计》2021年第20期
在2021年11月10日,聯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
造新的社会契约》的报告呼吁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以响应社会近年发生的3大变化:全球
化、气候挑战和数字革命及相关变化。报告特别要求:
以人权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教育·;
将环境教育纳入所有学校课程·;
在传授数字工具时兼顾技能与正确运用所需的批判精神·
中国的设计教育目前处于一个规模空前的阶段,湖南大学作为综合院校以“工业设计”为核
心的设计学科发展过程中,无论是197了年创建“机械造型及制造工艺美术研究室”,还是1993
年《理工科院校工业设计学科的建设与设计教育特征的确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
担任工业设计教学指导组主任单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始终坚持将不同时期的前沿科技整
合应用于产业服务和社会创新,随着家电、通讯、装备、汽车、互联网等产业的逐步发展,不
断丰富学科内涵,迭代研究方法,提升实践创新能力。2018年,《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
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再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延续了“湖大设计”薪火相传
的精神。
2018年12月,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东北大学召开,明确了“新工科新·设计”的教学改革任务。2020年9月,在
总书记视察岳麓书院之后,湖南大学锚定一流大学目标,集聚快速发展新动能,以“培养新时
代经世致用的领军人才”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新工科”行动。
面向2035和2050的新征程,在“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与“四
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
战略规划指导下,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充分发挥综合学科、产业服务及多元化国际资源优
势,重新定义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的系统设计方法与知识体系、智能制造与数字化驱动的
“设计学科”时代特征,全面提升工业设计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教师与学生自主融合创新
的知识体系建构能力,以数字化为驱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手段,以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视野驱动工业设计创新的原动力、人本思维以及社会运动的判断能力,
敢当设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者、引领者,构建跨地域、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创新设计
知识体系与产业服务体系,将“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学院2020年以来,持
续举办了14期“新工科新·设计”学术论坛,吸引了近20万人的关注,逐步明确了“新工科”发展
应以数字化为驱动,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手段,构建跨地域、产业
融合、协同发展的创新设计知识体系与产业服务体系,聚焦构建“数据、工具、平台”为核心的
设计生态。(图1)
在“问题导向”的指引下,学院针对社会转型与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实际需求,逐步聚焦以下
六大问题中的设计参与方法:(图2)
产业1.升级与设计赋能
2020年,我国与创意设计直接相关的16个行业实现营收31425亿元,占GDP总量的
3.1%。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关键时期,从简单的功能需求发展到数据驱动、智能生产、融
合众创的创新生态,设计将加速融合多学科力量,更深入地参与到不同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
中,在“生产、生态、生活”的各个环节发挥关键性的赋能作用。(图3)
能源结构与绿色发展2.
面向“双碳”目标,我国亟需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针对现有能源
系统在产品、交互、服务层面的问题,开展包括面向能源结构调整的生态系统创新设计、面向
后疫情时代集聚空间的绿色协同设计、面向消费模式转型的可持续产品与服务系统等内容的生
态设计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生态文化、生态科技、生态经济”融合的可持续与生态设计知识
体系。(图4)
城市群3.与城乡融合
面向“城乡融合”及一系列区域化的城市群发展,“城市化”不断重新定义,乡村与城市之间
逐步展开以文化与服务因素为核心的新业态、新服务、新经济、新文化。在此背景下,按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