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基于5E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作者:林剑路梦绮周莹
来源:《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
【摘要】5E探究教学模式包括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5个教学环节。5E教学模
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基于5E教学模式,以正弦定理的
新课教学为例,尝试构建适合数学实验教学的5个教学环节,即思考问题、分类探究、归纳概
括、应用新知、课堂小结,并提出了5E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5E教学模式;正弦定理;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核心概念的有效传递及如何构建探
究性课堂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当前教育改革以探究为核心,而5E教学模式作为一
种基于探究的教学策略和课程发展模式,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1]41。
教学模式5E是由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会提出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概念转变理论的教学
模式。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查和实验等活动尝试解决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知识建构。模式包括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
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5个环节。由于每一环节的英文
首字母都是E,故称为5E教学模式[2]。笔者尝试以“正弦定理”一课为例,将5E教学模式融入
数学的教学活动中。
二、“正弦定理”教学设计
“正弦定理”一课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5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此
章节的内容建立在学生初中已经学习的三角形边角关系基本关系的基础上,是对解直角三角形
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三角函数在一般三角形中运用的桥梁,是学生后续学习解三角形的重
要工具[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正弦定理的推导及简单运用,难点是用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
及应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吸引1.——思考问题,初识新知
教学模式的首个环节是吸引(5Eengagement)。该环节要求教师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该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并联系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教师创设的情境产生认知冲突,以激发
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1]41。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
、BA是河对岸两点,只能用尺子和量角设备测量,是否可以不过河测得两点间的距离?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
如果在点A或点B的同侧任选一点C,那么连接AB、AC、BC就得到了一个三角形
ABC,且AC边的长度及∠A、∠C的度数都是可以测量的。故当∠C=90°时,你能否根据初中
学过的三角函数知识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解出AB边的长度?
【设计意图】学生应用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知识即可解决问题。教师稍做点评后,继续提
问,导入新知识。
探究2.——分类探究,理解新知
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是5E探究(exploration),是5E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1]41。该环
节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吸引环节引发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问题情境展
开探究活动。
当∠C=90°时,学生能够根据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知识轻易解出AB边的长度。此时,教
师及时提出问题:当∠C≠90°时,即在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中能否求出AB边的长度,从
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正弦定理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及相关知识,故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用三角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边角的数量关系,即sinA=ac,sinB=bc,sinC=1。
由于sinA、sinB均可写成分母为c的形式,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将sinC表示为
sinC=1=cc,故等式可以转化为c=asinA=bsinB=csinC。教师可适时提出问题:等式是否仅在直
角三角形中成立,或是在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亦成立?如果成立,是否可以应用等式解
决河对岸两点间距离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和最近发展区,以问题解决
为导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回顾已
经学过的三角函数知识,并给予适当的演示和提示,引导学生动手演算,应用三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