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地理基础巩固与知识梳理训练30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带解析).docx

2025年高考地理基础巩固与知识梳理训练30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带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答案站内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解析答案站内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训练30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球状风化平衡石中的球状岩石与基座岩石平面相切,接触面小,且属于同一岩层。图1为“球状风化平衡石景观图”,图2示意球状风化平衡石形成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1~3题。

1.能正确表示球状风化平衡石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2.球状风化平衡石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粉砂岩

3.推测球状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出露于地表的直接原因是()

A.砂岩风化崩塌 B.外力剥蚀砂岩

C.断层上升运动 D.岩层断裂下陷

锡瓦什湾位于亚速海西部(下图),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1米,有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亚速海相隔。亚速海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据此完成4~6题。

4.沙嘴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A.亚速海的海底 B.亚速海沿岸河流

C.锡瓦什湾海底 D.亚速海沿岸沙地

5.影响沙嘴走向的因素是()

①海底地形②河流分布③海流流向④大陆轮廓⑤盛行风向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6.沙嘴增长最快的季节及原因是()

A.春季,陆上风沙较大

B.夏季,偏南风降低海流流速

C.秋季,河流流速减小

D.冬季,偏北风增大海流速度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下水中含大量可溶性碳酸氢钙,地下水出露地表后,富含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水,因水中CO2的消耗(主要是CO2从水中逸出或水中光合作用消耗CO2)或水的蒸发,导致水溶液发生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沉淀,形成钙华。水中的CO2含量与压强、温度、流速和植被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下图是“钙华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钙华集中分布的地区,却很少形成溶洞,主要原因是()

A.地壳活跃,缺少形成溶洞的稳定地质条件

B.地壳相对稳定,不易形成溶洞

C.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D.缺少形成溶洞的物质条件

8.下列自然因素中,有利于青藏高原东部钙华景观形成的有()

①海拔高,气压低②海拔高,气温低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④植被茂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冰川对地表具有很大的侵蚀破坏能力,冰蚀作用包括磨蚀作用和挖蚀作用。冰川移动经过地表岩石时,先对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磨蚀);后把岩块拔起带走(挖蚀)。羊背石是冰川作用与其他自然因素结合塑造的一种典型冰蚀地貌。右图为“羊背石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形成图中羊背石的冰川的运动方向是()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

10.羊背石地貌形成条件不包括()

A.移动的冰川 B.松软的凸岩

C.较大的坡度 D.适宜的温差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海水(或海浪)对区域的侵蚀或沉积,主要与其速度相关。山东芝罘岛由坚硬基岩构成,海岸陡峭。在岛屿西端的砾石、砂砾、砂大小混杂分布的近岸平坦海床上,形成了典型的水下“近岸凹槽”地貌。受海水侵蚀与沉积影响,海床的表层物质不再混杂分布,离岸由近及远处,海底表层物质颗粒依次主要为砾石、砂砾、砂。图1为芝罘岛位置示意图,图2为芝罘岛西端近岸凹槽剖面示意图。

(1)在图2中绘制海水运动方向,并描述海床上“近岸凹槽”形成过程。(6分)

(2)推测该地“近岸凹槽”形成的主要季节(冬季或夏季),并阐述理由。(5分)

(3)说明“近岸凹槽”处砾石、砂砾、砂分布区差异的形成原因。(4分)

1.B2.A3.B[第1题,由材料可知,球状风化平衡石中的球状岩石与基座岩石平面相切,接触面小,且属于同一岩层,因此由图2可知其形成过程是:完整而没有裂隙的岩石上覆砂岩层②;上覆砂岩层及土层被剥蚀且出现较小裂隙①;表层覆盖物全部剥蚀,下层的岩石节理明显④;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了许多球状风化平衡石③。因此形成过程是②①④③。故选B。第2题,风化平衡石呈球状,岩石应比较坚硬,故排除水溶性强的石灰岩和较松软的粉砂岩,C、D错误;玄武岩比较坚硬,但是通常出露于地表,有气孔结构,题目中的“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原来埋藏于地下,B错误;花岗岩是由于岩浆侵入岩石圈慢慢冷却凝固而成,形成于地下且硬度高,耐腐蚀,若出露于地表,多形成球状风化地貌,故选A。第3题,崩塌一般发生在较陡的斜坡,图2中砂岩并非位于陡崖或陡坡,风化导致重力崩塌的可能性小,A错误;砂岩因外力剥蚀而消失,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出露于地表,B正确;由图2可知,岩层并未发生断层,下层岩石出露的直接原因是表层覆盖物被剥蚀,C错误;如果岩层断裂下陷,则球状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更难出露,D错误。]

4.B5.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zs8903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02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