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时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VIP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时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类型及其作用过程。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主要特征。3.分析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明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相互关系。

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1.总体表现:使地表物质从高处向低处迁移。重力决定着物质迁移的方向。

2.主要类型

风化作用

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侵蚀作用

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

搬运作用

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沉积作用

被风、流水、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

判断

1.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没有本质区别。(×)

2.风蚀蘑菇和沙丘都是风力作用形成的。(√)

3.沙丘、沙陇、冲积扇、三角洲都是沉积作用形成的。(√)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1)岩浆岩: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结而成。

(2)沉积岩: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

(3)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

2.物质循环过程

(1)转化的岩石:如岩石的名称。

(2)循环环节a冷却凝结b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c变质作用d重熔再生

3.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1)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差异加大。

(2)外力作用:夷平地表,使地表差异减小。

判断

1.花岗岩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

2.岩浆岩和其他两类岩石可以直接转化。(×)

3.只有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形成的。(√)

探究点一外力作用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若干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1.“女王头”是怎样形成的?“女王头”的“脖子”又为什么会越来越细?

答案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形成也是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

2.判断我国风力、流水、冰川、海浪四种外力作用的主要发生区域。

答案风力作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流水作用——湿润半湿润区;冰川作用——高山冰川分布区;海浪作用——滨海地区。

3.添画箭头完成下面关系图,描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之间的关系。

答案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

1.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

干旱地区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

溶蚀

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

2.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冰川

堆积

堆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地区

流水

堆积

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堆积物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

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风力

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堆积

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

海浪

堆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A2.B

解析第1题,蒙古高原的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为风力侵蚀作用。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从蒙古高原搬运来的,b为风力搬运作用。华北平原则是流水从黄土高原上搬运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c为流水搬运作用,d为流水堆积作用。第2题,c为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

探究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017年1月,古生物学家在史前湖底发现灯笼西红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