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改革探索 .pdfVIP

电气工程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改革探索 .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电气工程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高嬿张运波张龙斌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20期

摘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

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实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理

论、实践、应用”三大模块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实验三者进行有机的结

合,强化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高嬿(1965-),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学院,教授;张

运波(1964-),男,辽宁丹东人,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学院院长,教授。(吉林长春

130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Z1210)、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考研专业课分级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

GH122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52-02

高等工科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其将来从事的是一些专业性质较强的工

作,其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复合

人才。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式,是工科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学

院的主干专业、试点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

业的主干课程,是校级精品课课程,也是考研课程。该课程在电力系统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

下的作用,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教学,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

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系统性、实践性强,它涉及到整个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的多个

方面,内容丰富,综合性强,适合实施新型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能力的

培养,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设置的内容及实践环节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主要思路是: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合理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教

学,加强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利用好现有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构建

龙源期刊网

“理论、实践、应用”三大模块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团队合作

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是改革的关

键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理论、实践、应用”三大模块的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内容的整合1.

合理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压缩理论课的学时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以往理论教学的

内容由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期进行,即“电力系统分析”与“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计算”,前者包括

电力系统稳态与暂态的全部理论内容,学时数为75学时;后者包括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电

力系统短路电流、潮流、稳定计算的计算机算法的原理、计算程序及上机实践,学时数为30

学时,两学门课程的总学时数为105学时。

改革后将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将“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计算”中计算机算法的原理内容放

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进行教学,将“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计算”中程序的使用、上机实践操

作放在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设计中进行。此外,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精减,学

时数压缩到72学时。在教学中,对于重点内容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于难点内容的处

理有两种方式: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的内容,强调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难点但不是重点的内容,

以够用为度。

几年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修改。基本原则为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强化应用能

力培养。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注重应用”为指导思想,着重阐明电力系统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概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及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内容由浅入深、逻辑性强、重点突

出、易于理解。

文档评论(0)

150****0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