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10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一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
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
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
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
题就束手无策。因此,在上课的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
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
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
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
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
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
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
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
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
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
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
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
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
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抢答(填空)
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算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
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
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
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
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
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
能力。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
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但学生不感兴趣
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
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
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二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多少千米”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
(110+90)x2=110x2+90x2”这一结果,教学中只注重了等式的外形特点,即两个数的和乘一
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
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意义的角度理解,
即左边表示200个2,右边也表示200个2.所以(110+90)x2=110x2+90x2.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
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
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
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是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
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