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4页共NUMPAGES5页
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
课时规范练41种群及其动态
必备知识基础练
考点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
1.(山西太原模拟)种群密度是进行农林害虫监测、确定渔业捕捞强度等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由此可确定渔业捕捞的强度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若先滴加培养液后盖盖玻片会使种群密度偏小
D.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或濒危物种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2.(广东模拟)在海洋中,某些年龄相同的不能活动的动物种群中,典型的竞争结果是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疏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疏现象”通过直接影响种群的死亡率来调节种群密度
B.“自疏现象”改变了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利于种群的发展
C.随着该类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
D.食物影响着该类动物种群的数量,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3.《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滨鹬是一种中小型涉禽,生活于湿地生态系统,食性较杂。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及滨鹬的数量均稳步增加。下列关于滨鹬种群数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滨鹬数量增加说明滨鹬的种群密度增大
B.滨鹬数量增加最可能是滨鹬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C.可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数量
D.现在滨鹬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是增长型
4.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株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7
17
5
10
6
16
7
4
15
6
9.3
B
19
6
10
14
8
11
5
8
5
4
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原则,样带A和B分别位于,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测定黑桫椤的种群密度结果为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方表与图。
级别
茎高
阶段
Ⅰ级
茎高小于0.25m
幼苗阶段
Ⅱ级
茎高0.25m~0.50m
小型植物阶段
Ⅲ级
茎高0.50m~1.00m
中型植物阶段
Ⅳ级
茎高1.00m~1.50m
大中型植物阶段
Ⅴ级
茎高大于1.50m
大型植物阶段
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
考点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5.(安徽马鞍山模拟)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群1915~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年份
驼鹿种群数量/只
1915
200
1917
300
1921
1000
1925
2000
1928
2500
1930
3000
1934
400
1943
170
1947
600
1950
500
1960
6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岛驼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3000只
B.1915~1930年该岛驼鹿种群数量增长接近“J”形增长
C.1930~1943年间该岛驼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可能既有密度制约因素又有非密度制约因素
D.1915~1943年,该岛驼鹿种群年龄结构先由增长型转变为稳定型,最后转变为衰退型
6.东亚飞蝗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取食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不取食甘蔗、马铃薯、麻类及田菁等植物。雌虫交配后产卵在土下,深度为4~6cm。当土壤含水量低于5%或高于25%时,产卵数量显著降低,当表层土含盐量高于1.2%时则无卵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要调查蝗虫的种群密度,可在若虫(跳蝻)期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若要利用性引诱剂诱杀蝗虫降低其出生率,最好在种群数量为K/2时进行
C.可以在预测可能发生蝗灾的地方种植蝗虫不喜食用的植物进行预防
D.可以通过兴修水利来改变土壤的含水量,从而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
7.研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种群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濒危动物的年龄结构,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渔业上,捕捞剩余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C.降低有害动物的K值,可使有害动物得到有效防治
D.通过黑光灯诱捕农业害虫,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可有效防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习题 第2章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2).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课后习题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第1课时 RNA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doc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23 (6).doc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课时规范练23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doc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21.doc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十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课时规范练33 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含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课后习题 第2章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2).doc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22 (2).doc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0单元 生物技术与工程 课时规范练51 胚胎工程 (7).doc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课时规范练30 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 (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