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鹧鸪天辛弃疾壮岁旌旗鉴赏
目录
诗人及作品背景
诗词内容解析
艺术手法探讨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辛弃疾其他代表作品欣赏
鹧鸪天辛弃疾壮岁旌旗鉴赏总结
01
诗人及作品背景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辛弃疾生平简介
《鹧鸪天·壮岁旌旗》是辛弃疾晚年时期的作品,大约在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作者61岁,隐居铅山瓢泉。韩元吉等山上人招他游览黄山,作者有感于时局,并未成行。
辛弃疾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他一生力主抗金,屡陈恢复大计,因此屡遭朝廷冷落,不被重用。这首词是他晚年闲居铅山时所作。
《鹧鸪天·壮岁旌旗》创作背景
辛弃疾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中原沦丧,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作者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词作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鹧鸪天·壮岁旌旗》就是其中一首代表作。这首词通过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军旅生活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以及对朝廷苟安求和的不满和谴责。
辛弃疾的文学风格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他的词作中常常运用典故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得他的词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时代背景与文学风格
02
诗词内容解析
结构紧凑
全词以“壮岁旌旗拥万夫”为核心,前两句描绘豪壮的过往,后两句抒发感慨,结构清晰。
用典丰富
词中运用了“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等历史典故,增强了词的历史厚重感。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壮岁”与“如今”,突出了词人的壮志未酬和岁月蹉跎的感慨。
词中描绘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等豪壮的军容,展现出词人的英勇和豪情。
豪壮的军容
边塞风光
审美价值
通过描绘边塞的“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展现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和战争的残酷。
全词以豪壮为主基调,通过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
03
02
01
意象描绘与审美价值
词中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勇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抒发了对家国天下的深深忧虑。
全词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比、用典等手法,将词人的豪情壮志和岁月蹉跎的感慨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主题思想及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03
艺术手法探讨
壮岁与暮年的对比
通过描述壮岁时的英勇和暮年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的感慨。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诗中描绘了理想中的战斗场景和现实中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如“壮岁旌旗拥万夫”,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年轻时的英勇形象。
夸张手法
通过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如“春风不染白发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时光的无情。
拟人手法
03
节奏鲜明
通过运用长短句、对仗等手法,形成鲜明的节奏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01
音韵和谐
诗中运用押韵、平仄等音韵手法,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02
格律严谨
诗人遵循一定的格律要求进行创作,使诗歌结构紧凑,具有建筑美。
音韵、格律与节奏美感
04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儒家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忠君爱国
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敬爱,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君观念。
仁爱之心
词中所描绘的战争场景和人民疾苦,彰显了辛弃疾的仁爱之心,与儒家仁爱思想相契合。
中庸之道
辛弃疾在词中运用中庸之道,既表达了对战争的悲愤之情,又体现了对和平的向往,展示了中庸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1
2
3
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难之际,词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气节,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时代背景
辛弃疾在词中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民族精神
作品作为南宋文学的杰出代表,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且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文化传承
时代精神反映与民族气节彰显
辛弃疾的词作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文学题材的创新提供了范例。
文学题材
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丰富了文学创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