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STS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 .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STS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

摘要: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合三者是当

代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文章基于sts教育理念,整合小学

《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三门课程,从学科关系和学

科内容两个维度,提出三种具体的课程整合模式:学科融入模式、

局部整合模式、全盘融合模式,并就如何使用这三种模式结合实例

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sts;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4-0058-04

小学科学新课程继承并发扬了历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使科

学教育朝着大众化、生活化、动态化、人性化迈进了一大步。但小

学科学教育中长期存在小螺旋式教材编排,易造成知识的割裂与遗

忘;课程内容宽泛,探究活动的开展缺少时间、空间等问题。20世

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兴起的以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

相互关系为宗旨的sts教育,以其教育目标的多元性、课程内容的

综合性、教学方式的探究性等特征反映了科学教育的新构想。[1]

sts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构建sts课程,综观国内外,sts课程

内容的构建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多种模式共生并存。笔者从学

科关系和学科内容两个维度考虑:其一,从学科关系来看,小学sts

课程涵盖了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多个学科的知识,构建时

既可以单门学科为中心,渗透sts精神,拓展、延伸其他学科内容;

也可以是高度综合的sts课程,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其二,

从学科内容角度分析,每一门课程既会涉及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

等静态的、良构的知识,也有联系到生活、社会问题的动态的、劣

构的探究性知识。因此,笔者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归纳出三种整合模

式:学科融入模式、局部整合模式、全盘融合模式,其中每一种模

式都采取主题形式进行整合。

一、学科融入模式

学科融入模式是指以当前小学《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

社会》三门课程中的某一课程内容为主体,从课程的基本概念、原

理或观点出发设计主题,使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拓展、应

用其他两门学科的内容,加强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联系。学

科融入模式将多门学科的知识融入某一学科,体现了各学科领域的

关联性,但这种联系仅局限于学科或单元内部,在整体框架上并没

有体现出明显的综合。

国外不少sts课程教材构建采取了这种模式,如荷兰的plon

(dutchphysicscurriculumdevelopmentproject)物理课

程,其高年级课程的每一个单元都结合相应sts专题。例如,在“交

通和安全”这一单元中,设计“燃料的守恒、交通安全装置”;在

“物质”单元则设计了“基础研究的社会和科学背景”;在“电离

放射”单元设计了“各种应用的风险和安全”;在“卫星”这一单

元中配合了“卫星的现代应用、通信和地球、天文观察”专题。

[2]plon课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到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并且促使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决策过

程中知道如何权衡自己的观点。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水”的知识包含了物质科学、

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是学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另外,

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体,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对于水的一些

粗浅认识是学习“身边的水”这一主题的基础。基于以上考虑,同

时为了达到基础教育要求,我们抛开教材,从课程内容标准出发,

重新梳理小学《科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关水的内容,并将

其整合为四大模块:水的三态变化、水资源的分布、水与我们、水

污染。在这四大模块中,既有水的基本性质、水的三态变化、水在

自然界的循环等《科学》课程中的知识点,又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

水的灾害、水污染等《品德与社会》中的相关内容。同时,为了使

学生更加注重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还可适当引入一些必要的

信息技术技能,包括:使用网络查找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利用word

绘制宣传海报等。最终,我们拟定“身边的水”主题单元结构图(见

图1)。

利用学科融入模式构建小学sts课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方面:其一,构建方式简单、灵活。课程构建主要依据学科课程标

准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主题,如三、四年级安排“身边的水”、

“学习用品”、“种蚕豆”等一些具体的、与学

文档评论(0)

195****7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