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育现代化与学校社会工作
[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下,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面临着挑战和革新。本文通
过分析现代化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基础教育地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探讨了
学校社会工作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学校社会工作适应新时期德育和基础教
育的目标和改革要求,应率先在中小学引入社工,共同为现代化人才培养而努力。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学校社会工作德育基础教育
一、现代化与中国教育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进步日新月异,也给中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
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从
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
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现代化概念不同于工业化,是
指一种以现代科学为标志、以工业化为基础,并包括与此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和文明。因此现代化包括物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中国物质经济已经发展到
一定程度,而人的素质和观念的现代化已经逐渐上升到制约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关键。邓小平关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
的基本点,而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因此他提出“四有新人”标准作为塑造社会
主义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则是
21世纪中国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指导方针。
中国的教育多年来的教育事业同样侧重于物的现代化,也就是科学技术、人
文知识的传递,但是人的思想素质和价值观的塑造还很落后。尤其是传统的应试
教育一味强调知识和技术的灌输,扼杀了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为了应对现代化和
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体制和理念面临一系列的变革,如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教
育等等。因此中央提出了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
化”。教育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从农业化社会教育转变到工业化社会教
育的过程,以及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教育形态。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主要从提高
义务教育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和促进教育均
衡发展几个方面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二、教育现代化与基础教育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包括获取知识技能、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社会化的
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要贯穿到人一生的教育过程中。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
校教育,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基础教育。首先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活动是一个井然
有序的系统,是有目的和计划和控制过程,它能够集中又统一的影响个体的社会
化进程。其次学校像一个微型的社会,与同辈群体和老师的接触和互动对其人际
适应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再次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处在朦胧期的少年儿童可塑性最强,而且这个时期的社会化质量对其一生影响深
远。而这一阶段正好是他们接受基础教育的时期,因此学校教育使命重大。
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小学主要是高等教育的“预备教育”即以升,学为唯
一目的,处于从属高等教育的地位。由于社会进步和发展,教育自身结构不断调整,
中小学教育逐步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不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一方面,它既是高
等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从事任何劳动就业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它承担着现代
意义上的国民基础教育的任务,具有其独立的地位和培养模式。近年来中央提出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将九年义务教育视为“人生之本、国家之
本和民族之本”。
基础教育地位的转变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和培养理念也应当与现代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观念的要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而为被培养者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
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我国从80年代初就开始积极探索如何避免传
统的教育理念和应试体制的种种弊端,各地也开始纷纷进行学校教育的改革实
践。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7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开始在中国全面推广。在人才培养目
标上,在素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