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pdfVIP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难点

生动、传神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以前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除了

写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

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个人就是长妈妈,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

就随鲁迅先生一起回到童年,回到绍兴,看看长妈妈。

二.检查预习

1.由同学回顾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老师总结。

师:鲁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作家,我们已经学习过他几篇文章了,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

关于鲁迅先生的相关文学常识。以填空的形式提问。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由老师补充)

师:那以前我们学习过鲁迅那些文章呢?有刚才我们提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那部作品集

★学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学过《风筝》,出自散文诗集《野草》,

★学过《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还有另外一部小说集《彷徨》。

★本文出自《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2.课文相关生字词学习。(点3个学生读正音)

掳(lǔ)去震悚(sǒng)惶(huáng)急

鼹(yǎn)鼠疏(shū)懒惧惮(dàn)

诘(jié)问粗拙(zhuō)颈子(jǐng)

规矩(ju)骇(hài)孤孀(shuāng)

憎恶(zēng)(wù)懿(yì)皋(gāo)

灸(jiǔ)疮(chuāng)疤(b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讨论形象

请速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回答: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说出理由或

举出例子。)

讨论、交流,教师归纳补充:

1.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

察”;对“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

字,挤得“我”无法翻身。

2.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淳朴、善良而又迷信:连姓名都不为

人所知,不识字,没有文化;“青年守寡”,在别人家做女工,一年只能告假几天回家;对生

活并无更高的要求,但求“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相信儿童金口,郑重其事地要孩子大年

初一睁开眼就向她祝福。

3.是一个倾心关注孩子的人,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要孩子干净、安全、

有教养,总是为孩子操心(讨论这一点,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最令人感动

的是为“我”买来《山海经》——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想“她并非

学者,说了也无益”,而且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

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此时“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后来,阿长为我

买来《山海经》,“使我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即是别人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

没有阿长那样热心,而且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别人“不

能做”,“她却能够成功”,因此作者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件事,使作者又惊又喜,感

激不尽,也令读者为之肃然起敬。

(二)体会感情。

1.设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提示:读课文寻找关键词语)

讨论、明确:不大佩服——产生敬意——憎恶——感激(新的敬意)——怀念

写作手法的介绍:从我们总结出来作者对阿长的评价,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文章前面

两部分作者感情有一个很明显

文档评论(0)

166****6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